[跟魏书生学班主任专业成长]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

1984年暑假,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魏书生的教书育人经验得到了重点推广。

德高望重的吕叔湘老先生亲临现场,从头到尾听取了魏书生的发言。

同年8月22日,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时年34岁、中学教龄仅六年的魏书生被授予“特级教师”的称号。

其后,随着一次次讲座的举行,魏书生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教育改革家。

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中学老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著名教育改革家的呢?细细品读魏书生的故事和《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著作,我们不难从中破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密码。

一、热爱班主任工作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对这件事感兴趣,最好是因为感兴趣而喜欢做这样的事情,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如果对教师的崇高使命缺乏认识,不耐心细致地做教育工作,缺少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和共鸣,就不可能对教书育人工作产生“好之”“乐之”的情感。

魏书生之所以成功,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他的“乐于从教”。

其实,初为人师的魏书生,“刚听到让我去教书的时候,我并不愿意去”。

但教书之后,却发现“学生们心灵世界的广阔,农村孩子们真诚、质朴、勤劳的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

作为一名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魏书生感到了精神的满足,这也许就是他的一种自我实现吧!在其后的教师生涯中,魏书生曾多次放弃做行政领导的机会,坚持在一线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在不少学院派专家看来,魏书生教育改革领域的“民间艺术家”。

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强烈的“乐于从教”的思想情感,魏书生就不会放弃不少人很想得到的行政领导岗位,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

总之,魏书生是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有心人,所以,他也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教育改革。

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就是这样产生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热爱本职工作班主任专业成长最好的动力源。

二、专注于自己的定位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每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背后必定有自己比较系统的政治理念,不管这种理念是否被明确表达出来。

同样,每一位成熟的教育家,也必定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具体到一位教师、一名班主任,也是这样的。

成熟的班主任,不仅有自己比较成型的班级管理模式,而且还会有自己一贯的班级管理理念

魏书生班级管理理念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民主与科学”。

魏书生”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班主任品牌,“民主与科学”就是魏书生品牌的核心价值,这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品牌定位。

魏书生在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坚持了这一定位。

可以说,魏书生的每一项班级管理举措中都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理念

在实践的基础上,魏书生还对“民主”和“科学”作了具体解释。

比如,在其《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一文中,他指出:“科学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制定班规、班法,从而使班级摆脱人治的不规则轨道,而走上法治的轨道。

”不仅如此,魏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理念进行了阐释,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观点。

比如,“靠民主提高大家的积极性,靠科学提高工作效率”“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班集体这只鸟的两翼,缺少任何一方,班级体都无法腾飞”,等等。

实践和理论的双丰收正是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成熟的标志。

魏书生的这种成长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班主任专业成长问题上,班主任必须专注于自己的定位,不要今天在这里打井,明天在那里打井,那样是难以出成果的。

班主任的发展定位表现为一定的教育管理理念,但这个理念不一定要多么高深或花哨,只要管用就行。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民主与科学”最初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没有什么新鲜的。

然而,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没有什么新办法,只是认真思考70年前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民主与科学’,并诚心诚意地将其运用于班级管理,结果使我和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从而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关键在于坚持。

三、联系实际坚持学习   魏书生是当之无愧的名班主任,但他是不是一位学习型的教师呢?答案是肯定的。

魏书生作为班主任成长的年代,全国范围内的班级文化理念还没怎么成型,而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却包含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班级文化;在没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年代,魏书生同样也成为了一名学习型的班主任

魏书生班级管理经验是在“变”与“不变”中波浪式前进的:“变”是他的具体管理方法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完善,“不变”是他的“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坚持和发展。

推动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魏书生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不断的学习。

作为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班主任老师,魏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

早在1973年,还在工厂工作魏书生,因自学的毅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被接收为中共党员,并被确定为厂级领导的接班人。

二十多年的自学经验为魏书生成为全国名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首先,魏书生自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外哲学、中外历史、时事政治、科技动态、教育学等。

当然,他研究得最透的还是教育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看凯洛夫的教育学,也看巴班斯基、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和著作;既看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又看批判这一理论的文章。

既思考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也分析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三中心’学说”。

其次,魏书生的自学有明确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文凭,也不是简单地因为“读书是最廉价的娱乐”,而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魏书生形成了读写结合的自学方法,而为了结合实际去写,又逼着自己去看更多的书。

这样,魏书生先后完成的论文、思想日记、工作日记、学习笔记累计达200万字。

由此不难看出,堪称教育界点子大王的魏书生,其智慧火花的缘何而来。

一句话,厚积薄发。

四、积极进行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魏书生班主任专业成长也是与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教育反思是离不开的。

魏书生教育反思首先体现在教育科研上。

二十多年间,魏书生先后主编或撰写了专著12本,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不仅如此,魏书生在担任中学校长以后,还大力向全校推广教师教育科研,并在学校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专门的机构,可见其对教师科研的重视。

在《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一文中,他指出了普通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三点好处:丰富自我、提高效率、收获成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获得较好的专业成长,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科研,以专业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其次,魏书生教育反思也体现在的他的交流活动上。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魏书生先后跑了四十多万公里,接待了28个省市自治区的38000多人次来访,处理了15000多封来信。

所有这些活动,不仅是广大教育界人士在向魏书生学习,同时也是魏书生在向他们学习,即所谓教学相长。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一切,魏书生对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的反思不会这么全面,也不会这么深刻。

当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像魏书生那样硕果累累,声名远播,有那么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不过,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们可以更加重视非正式交流在自身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实践经验表明,有时非正式交流可能比正式的经验交流的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像K12、教育在线这些教育网站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

以K12为例,先后有万玮、郭景瑞、屈红霞、牛瑞峰等普通教师通过在该处发帖,广交朋友,广泛交流,并因而出版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著,获得了较好的专业成长

其中,万玮最为突出,他不仅是最早利用K12这个网络平台“起家”的知名班主任,而且其著作《班主任兵法》一书的发行量早已超过了10万册。

万玮之所以具有标杆意义,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其关于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兵法的内涵,而在于其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涵义。

正如《教师博览》杂志执行主编薛农基在《班主任兵法》的序言中指出的那样:“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

”      除文中说明外,本文引文皆选自《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朱蒙)。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