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2例羊水栓塞引发DIC使用不同成分输血的观察

【关键词】 羊水栓塞弥散血管凝血成分输血

[摘要] 目的 探讨抢救羊水栓塞引发弥散血管凝血(DIC)使用不同成分输血的应用。方法 总结2005年6月3日~2006年4月27日间笔者救治的2例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2例羊水栓塞患者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所致。结论 及早发现、及时把可能导致产科DIC的原发病患者转送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诊治,是预防产科DIC发生的重要环节。在抢救过程中止血、抗感染、纠正酸中毒、预防治疗器官衰竭等一般处理外,及早、据病情相适应地输入新鲜成分血液、补充血容量及大量的凝血因子,在产科成功抢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羊水栓塞弥散血管凝血成分输血

羊水及其中的有形成分(如上皮鳞屑、黏液、毳毛、胎粪、皮脂)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称之为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引发产科弥散血管凝血(DIC)是因羊水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50%~86%[1]。笔者就成功抢救2例羊水栓塞引发DIC使用不同成分输血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1,患者,女,38岁,孕45周,顺产后18 h转入市一医院。入院诊断:羊水栓塞,DIC,产后出血。例2,患者,女,25岁,孕39周,剖宫产术后17 h转入市一医院。入院诊断:羊水栓塞,DIC。

1.2 临床表现 例1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及血液不凝,出血量为1500~2000 ml。例2剖宫产术17 h开始出现寒战、胸闷、咳嗽等不适,阴道出血,穿刺点出血不凝,腹部切口渗血,转入院时查体BP 0,P 130次/min,R 32次/min,腹部切口敷料浸透,面色苍白,宫底平齐质硬,阴道出血少,尿量约80 ml。

1.3 实验室检查 例1 PLT 60×109/L,Hb 36 g/L,例2 PLT 30×109/L,Hb 78 g/L;凝血酶原时间均比正常对照组长3s;纤维蛋白原定量均<1.5 g/L;3P实验羊水栓塞均(+);试管法凝血时间均<4 min或>12 min。2例病例均符合DIC诊断标准[2]。

1.4 成分制备及输注 红细胞悬液、机采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均由荆州市中心血站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制备和供应。均符合部颁质量标准。例1以输红细胞悬液(红悬)为主要成分血输入,以改善贫血,2 u/次,1次/d,连续3天。例2红悬输注4 u,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次,1次/d,连续2天;冷沉淀10 u/次,2天内3次;新鲜冰冻血浆在补充晶体的基础上输注400 ml。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