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茶文化礼仪在中学的实践性探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国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沧桑,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仍是历久弥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仍将发挥巨大价值。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中学中学教学联系十分紧密,中学教材中蕴含的传统茶文化礼仪资源,是进行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茶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解释,广义上的茶文化一般是从茶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两方面来进行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茶种植形成和茶文化相关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研究茶文化礼仪一般指的就是茶文化相关的精神层面:接着紧密联系大众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探讨传统茶文化礼仪在传播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传播效果等。本文首先是对茶文化礼仪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重点是对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学中的教学分析作用,最后提出对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学实践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 礼仪

引言。

礼仪是人们在生存发展的各类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出来的一种素质形象,涉及到吃、住、行、走、商务等多方而。在各类场所,尤其在我们传统茶文化艺术方而,茶道礼仪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是消费者在品茶,沟通过程中最为实用的技巧。要想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礼仪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立足与前行,就要注重结合现代、西方礼仪的揉合与学习,在中学教育的方式对茶文化礼仪方面的人才进行高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茶文化礼仪概述。

1.1茶文化礼仪定义。

茶文化礼仪是以茶为主的生活礼仪,是茶艺与礼仪的结合。茶文化礼仪是人们在赏茶、沏茶、品茶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切磋的方式增进感情,学习礼法,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素养和外在素质的有益方式茶文化礼仪主要包括在沏茶过程中运用茶具、茶杯、动作等配以情绪,进而体现品茶过程的精神境界和最高享受。

1.2茶文化礼仪的表现形式。

茶文化礼仪源自于三种具体的茶艺形式。一是煎茶,自唐朝开始,煎茶就是最早的茶文化艺术品尝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将茶末放入有水的壶中,再将壶放到火上一块煎煮。是斗茶,又称茗茶,是古代人斗茶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之一,最早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唐代,文人雅士为了斗茶,会自带水和茶叶,通过比较茶叶的色香味来判定茶叶的好坏。其实,斗茶的标准,要做到茶香、色美、味佳,就算是斗茶的最高境界,斗茶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品茶文化艺术。三是功夫茶,功夫茶是最讲究的品饮礼仪的茶饮,“以茶待客”在功夫茶茶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功夫茶茶俗最早流行于唐朝,直到现在,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1.3茶文化礼仪的分类。

茶文化礼仪中国茶文化礼仪、朝鲜茶文化礼仪和日木茶文化礼仪等。中国和朝鲜的茶文化礼仪以“中止”为主要精神,意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以清、乐、和、敬、检的方式悟道,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可爱慕虚荣,不可千1—么都不懂还到处浮夸、张扬,假装千1—么都懂的样子,凡事要把握“度”,同时要以阳光、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去对待生活所以说,中国茶文化礼仪的精神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日木茶文化礼仪的精神主要以和为主,要求人们在饮茶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沟通、交流,在心宁气静的环境中抛却尘念,以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给人以美好的理想追求。

二、传统茶文化礼仪课程在中学中的教学分析作用。

通常所说的茶文化礼仪中学教学就是指的文化知识中学教学文化知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和技术,当地的习俗和惯例;二是思想信仰文化知识,儒家思想千年以来影响着民族的思想和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典雅的中国文化气息。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教育、民族等方面知识;三是专门文化知识,它更具针对性、体系性、学术性,更突出文化价值观念。在这我们主要探讨的就是第三类专门文化知识茶文化礼仪就属于第三类专门文化知识

然而文化的差异性,会使初次接触来自另一文化背景的人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文化体克”。在学习过程中,随着中学教学过程的深入,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不适性也将逐渐变弱,从对中国文化开始好奇到自发产生的兴趣,再从对中国文化表象的分析、接受到最后以文化的立场出发感受中国文化。汉语学习者在长期的文化学习中有了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会潜意识地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把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学教学这块,下面就结合茶文化礼仪茶文化理论中学教学茶文化实践中学教学两方面做出简要的阐述。在探讨之前先对茶文化内容的层次进行简要的划分,划分依据茶文化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国家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国际汉语中学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的五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划分层次如下表所示:

2.1茶文化礼仪理论课程中学教学

一般认为,茶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茶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生产过程中所制作出来的与茶产、销相关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集合。狭义上的茶文化,是指研究茶的人文科学方而,主要是指茶所涵盖的内在精神和对社会的引导教育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即茶学,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方面。

茶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茶文化教育功能上,它能影响人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茶文化包含真善美,茶被称为“礼貌和纯洁的化身”,是“灵魂之饮”。茶文化包含秩序、爱、尊重、友谊,人们常常借用“贡茶”来说明伦理、和谐氛围等。茶被认为是“君子之饮”,一般认为茶品和人的品格相连接,品茶之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初级茶文化学习者理论学习的知识点。

通过茶文化礼仪中茶道与茶艺的学习,更能理解民族精神,能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生活中。茶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传统茶文化礼仪,在世界茶文化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中国的各种茶产品,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品牌茶,让中国茶走向世界,让中国茶文化得到传播。

2.2茶文化礼仪实践课程中学教学

课程的应用性也可以称之为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理论之后,必然要参与和茶文化礼仪相关的活动(采摘、烘干、泡制等)进行实践,因为理论的学习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茶文化中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茶文化礼仪的感情,并且能够让学生掌握茶文化的相关实践手艺。

单就中学教学实践而言,传统茶文化礼仪实践中学教学模块可分为教育实践文化实践两个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指的是外语中学教学研究与实践教育见习。在文化实践方面主要包括传统的手工,中国武术,京剧艺术,中国书法,中国茶,中国民族器乐,民间歌曲演唱实践

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礼仪的一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医疗、文化艺术、历史、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业科学。在对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学教学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三、在中学教学中渗透传统茶文化礼仪实践性的策略。

3.1教师要具有传统茶文化礼仪素养。

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的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文化素养。老师要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重视传统茶文化礼仪学生成长和中学教学的重要性。主动学习传统茶文化礼仪知识,自觉将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运用到中学教学中,做传统茶文化礼仪的践行者。

3 .1.1教师要重视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的地位。

当今社会,在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过程中,青年学生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逐渐盛行,而作为支撑中国在黑暗中继续前行的责任感、道德感、集体感不断丧失,这些传统美德的身影己经很难在年轻一代的身上觅见。一个高智商的人如果没有内在道德的引导和约束,那么他发展的道路必将充满坎坷,甚至误入歧途;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维持她发展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她也必将成为没有灵魂、行尸走肉的躯壳。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逐渐趋向稳定,正是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黄金时期。中学生作为传统茶文化礼仪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对其进行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是必须且必要。我国传统茶文化礼仪博大精深,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舍生取义”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

教师只有认识到传统茶文化礼仪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才能热爱它,才会有将它融进中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1.2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作用。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仪是用来规范行为的,而老师则是修正礼仪的,没有礼仪就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的示范性,就不知道什么是礼。

师生在相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以老师为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暗示和引导的作用,影响学生礼仪行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的建设者,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和人格魅力,“欲立人者先立己,欲达人者先自达。”教师要求学生礼仪、懂礼仪、行礼仪,必须自己先做到,先执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总之,教师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严于律己、懂规矩、讲礼仪,以身作则,让学生教师的行为中体会到礼仪的魅力,这对开展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现代教育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家庭、学校、社会是支撑教育发展的三大阵地,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失职,都会影响教育效果。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更需要三者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礼仪素质和文明修养。

3.2.1学校教育是主导。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学校教育有着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的责任,它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情感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型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的礼仪教育决定了学生礼仪素养的高低,它在培养学生传统茶文化礼仪素养上起主导地位。学校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充分利用各种中学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的进行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进行礼仪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层面,要指导学生传统茶文化礼仪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开设传统茶文化礼仪课程,让学生模仿、体验传统礼仪;学校还可以借鉴古代冠礼,为学生举行成年礼,让他们体验冠礼的流程和仪式。

3.2.2家庭教育是主体。

学生从开始学习说话走路时,家庭教育就揭开了序幕。家庭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一堂课,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家里,从小对孩子进行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是养成孩子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不重视传统礼仪教育,导致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宠溺,缺乏理性。整个家庭生活的重心都圍着孩子转,对孩子有求必应,放任孩子的行为,这些养成了孩子自私狭隘,蛮横无理的性格。与溺爱相反的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家长对孩子的冷漠,使孩子在家里没有体会到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就不知道该怎样和他人友好相处。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重视,经常做一些叛逆的事情,如果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3.2.3社会教育是主流。

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需要在社会教育中得到积淀和提高,虽然社会教育至今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但他的开放性、群众性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不具备的,这就决定了社会礼仪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礼仪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如,可以利用大众媒体的普及性向广大群众进行礼仪文化宣传。2016年《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由“孝”、“礼”、“爱”、“强”四个篇章构成,给广大学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传统茶文化礼仪教育课,对父母和孩子都是‘次洗礼。电影《老炮儿》也向广大观众传递了“规矩”的重要性。还可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社区组织印发“礼仪知识常识”,“文明守则”等宣传活动,普及传统茶文化礼仪知识;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弘扬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茶文化礼仪

结束语。

华夏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海桑田,传统茶文化礼仪历史悠久。纵览我国文化长河,随处可见传统茶文化礼仪的身影,它已经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传统茶文化礼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在一些时期,遭到批判和责难。当前,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茶文化礼仪正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一碰撞中,传统茶文化礼仪只有抓住机会,融合西方礼仪的先进性,进行转型和重构;如果对其置之不理,一些优秀的传统茶文化礼仪则有被破坏和流失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开发、利用传统茶文化礼仪资源,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保护、开发、重建传统礼仪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本论文是立足于中学教学的视角,传统茶文化礼仪的当代价值及其对中学教学的促进作用,试图激起学生传统茶文化礼仪的热爱,在生活中做—个精神饱满、明礼减信的“文化”公民。传统礼仪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极其复杂的文化体系,由于本人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文中有很多内容论述不够深入和完整。因此,传统茶文化礼仪中学教学中的实践,还需要广大一线老师、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1 5年.

[2]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年。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

[4]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5年.

[5]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6]梁天茂.中国茶文化礼仪读本[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22 —26.

[7]郝鹏飞.网络教育在国际合作范围内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3):33— 34.

[8]周青阳.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大规模会计培训[J].会计教育研究,2015(3):18—19.L9]徐德明著.中国茶文化r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 5.

[10]陈君.茶水礼仪[J].食品与生活,2015(04):1 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