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3例。

参照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每颗纤维桩的修复操作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每颗纤维桩的操作时间也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2(c)—005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fabricated fiber post in oral cavity repair.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86 cases of dental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each group of 43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lastic fiber posts,while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fabricated fiber posts.The oral cavity repair success rate,complication rate,operation time of each fiber pile repair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operation time of each fiber post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X线检查牙体缺损严重,牙根长度符合桩冠修复的适应证,且牙周情况良好。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脏器系统器质性病变、血液性病变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86例患者中,男37例,女49例,年龄18~47岁,平均(31.6±4.5)岁,共122颗患牙,其中前牙53颗,前磨牙47颗,磨牙22颗。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3例。

参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18~45岁,平均(31.2±4.1)岁;共60颗患牙,其中前牙27颗,前磨牙23颗,磨牙10颗。

观察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19~47岁,平均(31.9±4.8)岁;共62颗患牙,其中前牙26颗,前磨牙24颗,磨牙12颗。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照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

先进行全面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牙周、牙槽、软组织情况、患牙的缺损程度以及牙齿咬合关系等具体情况。

然后清除薄弱壁尖以及龋坏的牙体组织,做好根面和根管的预备工作。

接着暴露牙根管,并结合X线检查结果,确定根管的长度,截取长于根管标记长度5 mm的可塑纤维桩置入根管内,适当调整位置后先给予20 s的光照固化处理以形成冠部形状,然后再进行40 s的光照固化处理形成最终的根管内形态,最后使用树脂粘接剂固定纤维桩,确保树脂完全固化后预备全瓷冠基牙?M行佩戴。

根据佩戴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

同样先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牙周、牙槽以及患牙缺损等口腔内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根面和根管的预备工作,尽可能的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

然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选择与根管预备钻相匹配的预成纤维桩,以患牙根长的1/2~2/3作为根管的预备深度,患牙根长的1/3为预备宽度,逐级预备保证纤维桩和桩道最大限度的密合,并保留根尖根充材料至少4~5 mm。

纤维桩插入患牙内进行试放并剪取适宜的长度,然后取出纤维桩进行消毒,并去除根管充填物进行彻底清洁,用毛刷酸蚀根管内和冠部,吸干多余水分后再使用毛刷蘸取粘结剂涂抹在根管、牙体的粘结面和纤维桩的表面。

接着光照固化10 s,使用口内注射头缓慢注射双固化树脂直至根管口,放入纤维桩,光照固化30~40 s保证树脂充分固化,然后在患牙冠部堆核进行核成形。

待树脂完全硬化后则预备全瓷冠基牙并进行佩戴调整。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每颗纤维桩的修复操作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修复成功的评价标准:患牙修复后能正常咀嚼,无明显不适,桩核无松动脱落现象,X线复查牙根尖没有阴影,没有根折或冠折。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参考文献]   [1]余海云.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0.   [2]刘茜.不同隔湿法在预成纤维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13,32(19):1131—1132.   [3]王明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60—62.   [4]葛立刚.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0):237—238.   [5]郑虎,郭建青,张献芳,等.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13,24(12):61—63.   [6]赵铱民,陈吉华.口腔修复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1):112.   [7]崔利君.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0):1403—1404.   [8]王婷.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6—8.   [9]吴贤艺.口腔修?椭锌伤芟宋?桩与预成纤维桩的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56—59.   [10]谢桂英.两种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7):52—54.   [11]严玲.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3(18):30—31.   [12]毛全军.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76—77.   [13]赵跃峰,杨文香,姜海英,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43—1444.   [14]郭兴怀.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临床对比[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0):1190—1192.   [15]王宇,黄丽云,田明飞.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36—938.   [16]王涛,吴??.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5,9(45):19—20.   (收稿日期:2017—11—24 本文编辑:孟庆卿)。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