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产业需求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加工贸易就顺应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的高级化,从哪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文化素质结构 加工贸易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的发展推动着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的高级化,改善了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为加工贸易型企业战略转型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滞后,发展方式落后,使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民工荒和大学生失业并存是这种矛盾的集中表现。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文化素质结构的变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速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和赢利模式,是我国加工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 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变化和供求分析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得到迅速提升。

从2001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7.68年上升到9.5年,就业劳动力由平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向高中阶段文化程度为主迈进。

人力资源增量部分来看,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1年上升到2009年的12.4年,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的新增劳动力比例达67%。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约600多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约占新增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其中受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90%。

人力资源文化素质供给的变化要求有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否则,就会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一方面,自2004年以来以来出现的用工荒,从东向西袭卷全国,从规模到范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线员工的短缺成为束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瓶颈。

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见表1)。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31万,按照70%的一次就业率计算,估计有近200万大学生失业,加上历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对全国102个城市就业市场分析报告的分析,2009年第三季度,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2.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即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超过1表示劳动力供给不足,小于1表示劳动力需求不足)分别为1.07、0.96、0.82、0.78和0.76,高学历劳动者供大于求的矛盾最突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供不应求,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人力资源浪费。

2 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产业结构的矛盾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滞后,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缺乏战略互动,对较高层次劳动力需求不足,对较低层次劳动力需求过旺,导致人力资源文化素质供给结构产业需求结构的失衡。

从本质看,就业需求属派生需求,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动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失衡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失范,产业升级带动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带动大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间的数量比例的变化,产业素质升级不足。

产业结构调整只是要求劳动力在不同行业的重新分配,而对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要求基本没有改变。

大多数产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仍然依赖廉价劳动力生存发展,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在第三产业内部,生产率较低,对人力资源文化素质要求不高的社会服务业发展较快,而以金融保险、商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和医疗服务、通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现代服务业生产率高,对人力资源文化素质要求高,对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结构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在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仍是第二产业的主体,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速度较慢,所需人力资源与市场供给不吻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