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18例误诊分析

作者:秦志强 李江涛 秦志红。

【关键词】 肺癌误诊分析

肺癌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属于晚期,早期极易与肺结核、肺部感染等相混淆。本文通过对18例早期肺癌病例误诊分析,希望能减少早期肺癌误诊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9~77岁,平均51岁。有吸烟史者11例。临床症状:咳嗽咳痰17例,胸痛6例,声音嘶哑2例,吞咽困难3例,胸腔积液2例,低热1例。

1.2 确诊方法 本组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4例痰中找到癌细胞确诊,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例胸水中找到癌细胞确诊,2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1.3 误诊情况 本组均经胸部X线或CT检查。8例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4例误诊为肺炎,3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3例误诊为支气管淋巴结核。于明确诊断前分别给予抗结核或正规抗炎治疗。

2 讨论。

2.1 肺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咳嗽咳痰胸痛血痰易被忽视而考虑常见病、多发病,造成误诊、漏诊,尤其易被误诊肺结核。两者区别:①咳嗽咳痰早期肺癌多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粘液痰,只有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加;而肺结核咳嗽为湿性,当空洞形成后常咳出干酪样坏死物,通过痰病理及痰抗酸检查,可提高鉴别诊断率。②胸痛肺癌位于胸膜附近,可产生钝痛或隐痛,转移到胸膜时则会出现剧痛,且呈持续性;而肺结核一般无胸痛,病变波及胸膜时才有明显胸痛,当胸水形成后胸痛则消失。③血痰。是早期肺癌易出现的症状,主要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而肺结核在形成空洞前少有血痰出现,空洞形成后可有不等量咯血。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