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了,给你牡丹

中华分“字头销售已经不是新鲜事(注:中华分“字头销售,指分“产品字号”销售,比规格更细,原本是厂家区分生产线和生产班次用的)。

眼下最为离奇变态的卷烟消费现象,莫过于“3”字头牡丹市场价格价值的严重脱轨。

下载论文网   软牡丹在笔者所在辖区内属于已经不再经销的品牌。

当朋友A得意洋洋地拿着包“333”字头的软牡丹向我炫耀并询问其价格的时候,作为“业内人士”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36元/条,低档货。

你多少钱买的?”A气急败坏,“你骗我,这不是真的,我120元买的。

”   “哦,收藏货,120元/条,升值价,可以理解。

”   “不是,是120元/包买的。

”   “恩,你抽的就是收藏货中的极品,比较高端。

普通普洱茶不也百来块钱一饼么,但听说古代土皇帝坟墓里挖出来的普洱茶值好几百万一饼,呵呵。

不过按我的专业知识估计,你买的这个牡丹,肯定不是清朝货,更不可能是明朝货,总而言之,你是猪头中的战斗机。

”早就听闻江浙地区奸商作祟,恶性炒作某些卷烟品牌的烟价,不曾想已猖狂到如此地步。

36元与1200元之间的差距,已经无法用价值来解释,更无法用香烟品质来解释。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可悲的是,偏偏就真有人买。

在这些现象中,消费已经成为丧失理智的疯狂行为。

更可悲的是,在行业内,不乏对这种离奇现象大加褒扬的言论,称之为“市场的魅力”,并得出这个“启示”那个“思索”,还说什么“热钱入市炒作”……云云。

这就是扯淡,一群奸商联合欺骗消费者

事实确凿,哪里来什么启示可言?乱象背后的信息倒是十分值得警惕。

卷烟价值价格大幅背离的情况这么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并已为潮流,足以说明消费者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

既然价值价格之间已经没有半点联系,那么对于呕心沥血研发出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优质品牌,卖个白菜价是否也理所当然?   牡丹价格中华,上海中烟有责任。

在出现情况之时,对于消费者,其没有任何声明和说明,听之任之,任凭此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作为当局者,冷眼旁观奸商欺诈消费者,甚是不妥。

难不成牡丹的品质真已经超过了中华,还是中华价值已经不如牡丹?你该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牡丹价格中华,始作俑者所在的当地烟草部门有责任。

历来都怕卷烟零售户低价倾销,影响了市场总体利益;而对于超指导价销售现象,却从来不闻不问。

这侵犯的却是产业链最底层――卷烟消费者的利益。

试问,这种严重超出合理价位的现象如果不加管控,又将如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烟草商业所谓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体系又该如何建立?再则,对于这种价值价格严重背离的现象,烟草部门倘若坐视不理,又有什么资格要求零售户“按零售指导价进行销售”呢?   奸商们导演的这几出丑恶之极的大戏该早些结束。

如若不然,笔者或许应该鼓动客户多囤积些大前门,说不定几个月以后,也可以卖到1000元/条。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