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成都老茶客

成都,如果没有领略到成都茶馆那就只看到了成都的一半;如果没有喝过成都盖碗茶,就没有接近过成都人的真实生活。

下载论文网      成都人爱喝茶早在1986年就已经传遍了世界。

在风光绮丽的塞纳河畔,与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隔河相望的长乐宫剧院中央大厅,极具东方民族色彩的“成都茶馆”就坐落在这里。

1986年10月,第十五届“巴黎秋季艺术节”,“成都茶馆”及“茶馆文化”在异国他乡出尽了风头。

茶馆、茶肆在蜀中历史悠久,遍布巴蜀城乡和街巷,素来为人们所称道。

成都老茶趣      成都喝茶,讲究的是个氛围,时间一般集中在下午,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与此相配的是“摆不完的龙门阵”。

来了成都,如果没有领略到成都茶馆那就只看到了成都的一半;如果没有喝过成都盖碗茶,就没有接近过成都人的真实生活。

茶,早就融入了成都人的骨血,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出50米,你就能找到一个茶楼,约上三、五好友,泡上几杯热茶,摆起龙门阵,多少生意、多少情意就在这几杯浓茶中一语笑谈。

四川人品茗,最喜欢品饮茉莉花茶。

其茶嗅之清香扑鼻,品之浓香绕舌,品后余香不散,边品边聊天,其乐无穷。

旧时华阳县中兴镇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在柱子贴着一幅对联:“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音chi chu,小步、走走停停之意)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

”此联言简意赅,道出了四川人喝茶时的情景和心态。

那时成都还有家兼营酒食的茶馆,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碗茶去;求衣苦,求食苦,苦中作乐打壶酒来。

对众多茶客来说,“沙缸水”是老茶馆吸引茶客的原因之一。

年代久远的老茶馆里都有天井,天井中通常都有一到两口大石缸。

因缸内铺有卵石、棕叶、细郊河沙,因此又叫“沙缸”。

将河里运来的“活水”(河水)倒入沙缸,沐天之露、扯地气;水再经细沙、棕叶、卵石过滤才放到瓮子上烧开供茶客饮用。

沙缸水生津润口,比井水甘甜清醇,饮茶平添一野趣。

茶馆烧开水的灶不叫灶,叫“瓮子”,约两米长、一米宽,上下两台。

高出的一台是真正意义的瓮子,储存着热水。

冬天茶客坐久了脚冷,可以买瓮子里的热水来烫脚,茶馆备有脚盆,一盆洗脚水折算一碗茶钱。

瓮子低的一台就是烧开水的灶,灶面铺着钢板,钢板上割有壶底大小的圆洞。

火苗从洞内蹿出直烧壶底。

堂倌有时来提水未开,“师爷”(烧开水的人)会提起茶壶用“透火钎”捅火,火苗随火星刹时蹿起好高,这壶水顷刻间就开了。

传统意义上的老茶馆很大,掺茶的堂倌一班就有七、八个、十来个人。

不少“堂倌”技艺高超,品茶人落座后,茶倌一手提水壶,一手夹着一摞茶具,来到桌前一挥手,茶船满桌开花,恰到好处地在客人前停下,接着把装好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冲茶盖碗。

冲茶技艺干净利落,令人叫绝。

茶馆茶客更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市井百姓在茶馆会友聊天,无拘无束;推车挑担者喘气歇脚,也会在茶馆坐坐;商人在茶馆隔着袖子互掰手指头,或震耳欲聋,或低声细语。

早年时成都茶馆还起着“江湖救急”与“民间法庭”的作用:无论平民还是袍哥有了纠纷,愿意通过“谈”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相约到某某茶馆,请来一位调解人。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由调解人仲裁。

所谓“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

如果双方各有不是,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是一方理亏,则要认输赔礼,包付茶钱,称为“吃讲茶”。

而一些生活无着的人,在走投无路时,去茶馆求救,通常都会得到帮助。

据说知道去茶馆求救的人,往往是一些“犯了事”的人,他们求救往往会带有隐秘性:求救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到茶馆喝茶

堂倌来给茶客掺第二次水时找不到茶盖(掺了茶要帮茶客茶盖),求救者揭起桌上的草帽露出茶盖

堂倌便会邀客人后堂由茶铺老板出面与之谈话。

问清事由,茶铺老板一般都会助以盘缠,指点前程。

神秘盖碗茶      蜀中饮茶的独特方式,独特的盖碗茶具,引起了多少中外游客的兴趣。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桓定不迁的传统和恒久迷人的魅力,体现了巴蜀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

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茶托”又称“茶船子”,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

碗内又绘避火图,有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

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备茶会之用。

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问(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

缘起于以前的茶杯没有衬底,常烫到手指,崔宁之女就用木盘子来承托茶杯,而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固定茶杯,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后人将茶船中的蜡环用漆环代替,再到后来环底做得越发新奇,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形成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

此后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以成都为中心从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遍及于整个南方。

从清朝开始,盖碗茶盛行于宫廷,为贵族名人们所钟爱,文人骚客也为之着迷。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于是用盖碗。

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造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

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

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

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

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

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盖碗茶具,造型独特,制作精巧。

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

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不会烫手,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

喝茶时不必揭盖,半张半合中,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为惬意。

盖碗茶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奇趣无穷。

一回成都茶客      品盖碗茶最好的地方还是成都茶馆

如今成都茶馆,最著名的要数宽窄巷子,几乎所有到成都的名人必去的一个地方,短短的巷子里,坐落着众多的茶馆,充满传统气息的仿古建筑中,天井下摆着几张茶桌,晒着暖暖的冬阳,捧着一杯热茶,拉上三五知己,笑谈天下事,配上新年的心情。

人生快乐莫过于此。

茶馆中品盖碗茶,除了享受了香茗、闲情之乐,最重要的是能够看到成都闻名于世的堂倌“冲泡表演”。

成都茶馆沏茶的铜壶壶嘴特别长,约有一米,冲茶时,堂倌边唱喏边流星般转走,右手握长嘴铜茶壶,左手卡住锡托垫和白瓷碗,左手一扬,“哗”地一声,一串茶垫脱手飞出,茶垫刚停稳,“咔咔咔”,碗碗放入了茶垫,捡起茶壶,蜻蜓点水,一圈茶碗,碗碗鲜水掺得冒尖,却无半点溅出碗外。

这种冲泡盖碗茶的绝招,常使人感叹神奇,目不转睛。

除此之外,在成都传统茶馆中也为茶客们提供川剧的表演。

到了这个时尚的年代除了电视和剧院,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在现实中欣赏到正宗的川剧表演。

成都茶馆却为人们提供了这一机会,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茶馆都能够看到这样的表演,在成都也只有少数几家传统茶馆仍然提供着川剧表演的服务。

现如今在成都总府路王府井商场的背后成都川剧院旁的悦来茶园还能够感受到成都最传统的茶馆川剧的组合。

在这里,你依然能够喝着盖碗茶,听着川剧,摆着龙门阵,感受成都人的新年,享受着新年假期的愉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