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摘要:介绍了泥鳅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鳅种及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合理投喂、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泥鳅养殖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泥鳅;鲤鱼;鲢鱼;鳙鱼;混养技术      皖北地区作为渔业欠发达地区,渔业资源相对较少,但农村池塘、坑塘比较多,极适宜于泥鳅的小规模养殖,近几年来皖北地区的泥鳅养殖有较大的发展。

泥鳅养殖的同时,一些养殖户根据池塘养殖条件的不同,在泥鳅塘中混养鲤鱼鲢鱼鳙鱼,可增加经济收入2.775万元/hm2,平均经济效益提高40%,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泥鳅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和品种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现把泥鳅混养鲤鱼鲢鱼鳙鱼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养殖泥鳅池塘面积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因需而定[1]。

一般混养鲤鱼鲢鱼鳙鱼的以1 300~3 300 m2为宜,水深1.5~2.0 m;最好为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1;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为15~25 cm,不渗漏。

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交通方便,便于运输。

每口池塘至少安装功率为5 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功率2.2 kW左右的潜水泵2台;池塘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设置池塘内高于池内水平面以上的地方,出水口设置在靠池底部,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作防逃设施。

为便于收获时捕捞,在靠近出水口处,设置面积几十平方米、深20 cm左右的集鱼坑。

为投喂方便,根据养殖面积的大小合理设置食台。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前对养殖池塘进行药物消毒,主要作用是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和其他有害水生物,如细菌、寄生虫卵、蝌蚪、水蜈蚣等[2]。

选择晴天,用生石灰1 200~1 500 kg/hm2,水化后全池泼洒,不留死角。

2 d后将池塘注满水,经7~10 d,待药物毒性彻底消失后准备投放鳅种、鱼种

在放鳅种、鱼种前,用夏花网在池塘内拉1次空网,进一步清除水中的杂物。

先向池塘里放几尾鱼和泥鳅苗种,进行试水处理,1 d后试水泥鳅、鱼若无不良反应,表明池水药物毒性已经消失,即可以投放泥鳅苗种鱼种

3鳅种和鱼种放养   鳅种最好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有利于人工饲养[3]。

采用市场购买的鳅种,在投放前,需严格筛选,确保无伤无病,体质肥壮,规格尽量做到基本一致。

鳅种规格为15~20 g/尾,密度为3万尾/hm2。

鱼种规格为25~50 g/尾,密度为鲤鱼9 000尾/hm2、鲢鱼1 200尾/hm2、鳙鱼1 800尾/hm2。

放养鲤鱼种要选择优良品种,如建鲤或其他有生长优势的杂交鲤鱼

泥鳅种和鱼种入池前,都要用3%食盐水浸泡5~10 min。

泥鳅生活在池底污泥中,活动空间为底质及底质与水的结合部;鲤鱼为中下层鱼类;鲢鳙鱼喜欢活动在中上层。

这种模式有效地利用水体和底质,扩大了池塘水体有效利用空间。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