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对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效果研究

剂量的放射治疗会对正常的骨组织产生不良作用,如骨质疏松、放射性骨坏死、颅面部骨生长迟缓等。

1983年,Marx[1]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骨坏死病理机制:即射线引起动脉内膜炎,接着发生组织缺氧、细胞数减少以及血管减少,最终出现慢性不愈合的伤口。

其后学者们的研究更加关注于骨细胞,并认为骨细胞的改变要先于血管,而骨重建的抑制是发生骨坏死的关键所在[2]。

本文拟从MC3T3—   E1成骨前体细胞入手,探讨60Co 射线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辐射骨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MEM培养基(HyClone公司,美国),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磷酸甘油、抗坏血酸(西安沃尔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蓝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西安科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黏胶纤维红(Sigma公司,美国),茜素红(西安舟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相关试剂(TaKaRa公司,日本);酶标仪(BIO—TEK公司,美国);60Co源(第四军医大学钴源室);7500型qPCR仪(ABI公司,美国),基因扩增仪(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细胞培养及成骨诱导   采用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系亚克隆14(上海中科院细胞库)进行实验。

使用含10%新生牛血清、100 IUmL—1青霉素和100 ?gmL—1链霉素的—MEM培养基,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常规换液与传代。

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细胞成骨

成骨诱导培养基:在上述培养基里添加5 mmolL—1的—磷酸甘油和50 ?gmL—1抗坏血酸。

1.3 细胞辐射   MC3T3—E1细胞接种24 h后进行60Co 射线照射

单次照射剂量分别为4、8 Gy,换液后继续培养观察。

对照组带入准备室,但不接受照射

1.4 细胞增殖实验   细胞以每孔1.5103个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别接受4、8 Gy射线照射

照射后1、3、5、7 d终止培养,PBS漂洗1次,每孔加入20 L MTT(5 gL—1)和200 L无血清—MEM培养基

37 ℃孵育4 h后吸弃上清,每孔加入150 L二甲基亚砜溶解生成的结晶物,室温下振荡20 min,然后置于分光光度仪上于490 nm处测量其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

1.5 细胞胶原分泌的测定   使用黏胶纤维红染色法测定胶原分泌[3]。

细胞以每孔7.5104个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培养24 h后接受4、8 Gy射线照射

细胞接近融合后更换为成骨诱导培养基

辐射后第12天终止细胞培养,4%多聚甲醛固定30 min,PBS漂洗3遍。

0.1%黏胶纤维红(溶于饱和苦味酸)染色18 h,盐酸漂洗细胞照相。

定量分析时,加入氢氧化钠溶解染色,570 nm处测量OD值。

1.6 成骨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测定   采用qPCR法检测4种成骨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分别为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转录因子Osterix(OSX)、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

细胞以每孔7.5104个的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接受4、8 Gy射线照射

细胞接近融合后更换为成骨诱导培养基

辐射后第16天终止细胞培养,PBS漂洗后用适量Trizol裂解细胞,按试剂盒描述的步骤提取总RNA并定量。

取   1.0 g总RNA,按照Prime Script RT reagent Kit说明进行逆转录,条件为:37 ℃ 15 min,85 ℃ 5 s。

配制qPCR反应液,所使用的引物见表1,使用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作为内参,置于7500型qPCR仪内进行反应。

采用2—Ct法对数据进行相对定量分析,0 Gy组数据作为校正样本。

1.7 细胞基质矿化测定  使用茜素红染色测定细胞基质矿化情况。

细胞以每孔5104个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培养24 h后接受4、8 Gy射线照射

细胞接近融合后更换为成骨诱导培养基

辐射后第28天终止细胞培养,PBS漂洗2次,75%乙醇固定1 h。

40 mmolL—1茜素红染液(pH=4.2)室温染色20 min,PBS漂洗5次后10%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解染色,置于分光光度仪上于570 nm处测OD值。

1.8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均数之间有无差异,Tukey显著差异法进行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检验水准为双侧=0.05。

2 结果   2.1 细胞增殖实验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见表2。

与未辐射组相比,从辐射后第3天开始,4、8 Gy的辐射剂量均导致MC3T3—E1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P0.05),并且这种降低呈现剂量依赖性。

2.2 细胞胶原分泌   经不同剂量辐射后,MC3T3—E1细胞胶原分泌的染色情况见图1: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染色强度逐渐降低。

对照组(0 Gy)、4 Gy和8 Gy组胶原定量分析的OD值分别为1.3680.208、1.0590.169和0.8560.078,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38,P=0.022),8 Gy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2.3 成骨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4种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见表3:4 Gy以上射线可以明显抑制MC3T3—E1细胞OSX和OCN基因的表达(P0.05),但对RUNX2基因无明显影响(P   0.05);8 Gy射线可轻微下调细胞OPN基因的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毕业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的服务 欢迎光临]  2.4 细胞基质矿化   对照组(0 Gy)、4 Gy和8 Gy组细胞基质矿化定量分析的OD值分别为2.1550.257、1.7280.265、1.4850.04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97,P=   0.023),随着射线剂量增大细胞基质矿化降低,8 Gy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系来源于新生小鼠颅顶骨,在体外可以分化为骨细胞,是较常用的研究射线成骨细胞影响的细胞系之一[4]。

检测射线细胞增殖影响的主要方法有克隆形成实验、MTT。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