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三五”时期质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摘 要] 质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社会工作,它维持着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保障着人民群众及市场各方的合法权益。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质检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搭建起了基础的质检信息化平台,这显著提高了我国质检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依然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之一,而且信息化建设要尽可能与“惠民”相结合,这无疑就给我们质检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质检工作的综合效益,是我们当前应当着重研究、探讨与实践的问题。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对质检工作进一步展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主要就“十三五”时期质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对我国质检工作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十三五;质检信息化;必要性;重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84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161— 03   信息化是整个时代发展的主基调,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必须要不断向信息化靠拢,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不断优化我们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质量。

质检作为关系市场规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工作,在未来必须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不断改进工作模式,提升质检综合效益,实现真正的惠民、利民。

1 质检工作进一步展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廊坊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在“十二五”时期可以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这期间,质检系统搭建起的基础信息化平台,拉开了与传统质检工作质检的距离,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这使得质检工作的效率变得更高,过程变得更透明,质检工作成果的利用效率也有所提升。

同时廊坊检验检疫局依托河北局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对内实现了办公无纸化、服务智能化,对外实行无纸化报检、无纸化通关、直通放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通关流程,便利了广大企业。

另外,廊坊局根据自身业务工作需要开发了ERP数据采集监管系统、河北局法制综合管理平台、进出口肠衣生产加工风险评估系统等三个信息化系统,这三个系统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监管效能。

但客观来讲,廊坊检验检疫局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并不同步,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落后,其具体体现在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深度不够深,工作模式与信息化体系协调、融合程度较浅,这对质检工作在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为此,在“十三五”期间,廊坊局还必须要在河北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引进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使检验检疫工作信息化技术实现真正的完美结合,以提升检验检疫工作的综合效益,促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进出口企业。

2 “十三五”时期质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2.1 加强硬件革新与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硬件层面,另一个是软件层面,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前一阶段的质检信息化建设中,虽然实现了基本的硬件普及,但其中很多的硬件在今天看来都已经非常落后,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就是运行速度非常慢,不能支撑先进的应用,难以处理大量的数据,我们知道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未来将成为信息技术的绝对主流,而且会对质检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但如何硬件不能支持,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十三五”下的质检信息化建设首要的就是应当加强硬件革新,合理的配置新硬件设施。

其次,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如前面说到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它们都可以在质检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这会涉及到具体的工作内容,总之就是要根据质检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提高质检效率和质检质量为目标,来进行软件开发与应用。

2.2 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改进质检工作模式   其实,对于质检工作而言,信息化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已经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应用,质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基于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工作模式,实现质检信息化的高度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质检信息化的价值意义。

以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来说,应结合进出口商检、动植检、卫检、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以及执法等的特定行政对象,来进行相关工作信息的采集与记录,利用早已普及的数据技术,来建立专业的业务数据库,打造小范围内的“大数据”,以服务和促进于质检及其他工作

当然,这个过程也还涉及一些原则和技术性的东西,例如这些数据要逻辑层面做到集中,而在物理层面又要分散,在采集的时候要多元化,使用的时候要相互关联,同时还要做到有效发布、高效更新、共享校验,构建一个完整、完善的质检工作信息数据体系,全面推进质检及相关工作发展。

同时要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完善其他方面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模式,例如依靠信息化实现对企业的动态质检监管,扩大质检监管工作范围,在缺少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这或许很难实现,但有了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则会轻松许多。

还有信息化追溯机制的建立,如市场中发现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能够立刻追溯生产企业、生产时间、生产批次,并快控制、速召回其他可能存在问题的同批次产品,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统一动态监管。

还应当利用真正的宏观大数据背景和云计算技术来建立质检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评价事件等级,提前拟定预案,从根本上提高质检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3 加强质检信息化安全防范   我们都知道信息化技术具有各种各样的优势,如数据传播速度快、开放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等等,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而且非常令人担忧,那就是安全问题,如病毒和黑客的入侵,都可能导致数据信息被破坏或是泄露,这对质检信息化建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因此“十三五”期间的质检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加强安全方面的防范,要能够全面确保自身的信息安全,具体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其一是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其二是加强技术安全保障。

安全管理方面,质检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工作责权划分,严格实行个人账号登录,限定权限等级,防止越权操作,禁止登陆或使用其他程序应用,不能添加外部设备,如优盘、无线WiFi等,记录账号操作细节,便于责任追究。

除了要加强安全管理之外,还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例如网络加密技术、网络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内外网分离技术等等,其中内外网分离技术一般用于内部系统,可以有效保障内部系统的信息安全,但在实际的质检工作当中,之类系统可能非常少,因为内外网隔离虽然保障了系统安全,但是也使得系统的云计算、大数据能力大大降低,所以最多的还是考虑前三种安全防范技术

同时,还要定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备份最好是采取异地备份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以便在最不理想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信息恢复,尽量减少数据信息损失。

2.4 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与培训教育   质检工作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时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项工作,必须要有对应的人才作为保障,尤其是在人本理念下,我们更要重视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教育。

一方面要吸收年轻、新鲜的信息化人才血液,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在职质检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质检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人才保障。

3 结 语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质检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应当基于质检“十二五”建设基础,进一步提升质检信息化水平,在硬件、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建设与调整,实现质检工作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提升质检工作的综合效益,促进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保障群众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支树平.加强质检信息化建设 提高质检信息化水平[J]. 信息化建设,2011(10):6—9.   [2]沈国海,胡锦文. 质检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设计与运行总结[J]. 信息技术信息化,2014(12):148—150.   [3]张明,王连印. 现代质检信息化力量――我国质检信息化建设十年回眸[J]. 信息化建设,2012(2):30—33.   [4]尚进.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应以“惠民”为主线[J]. 中国信息界,2016(1):7.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