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获奖

更多精品8海量教案教学目标⒈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⒉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

知道机械效率总。

⒊知道提高机械效率义和主要方法。

⒋学习组装滑轮组和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⒌通学生实验,使学生进步明确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里所占分比,从而了提高机械效率途径。

教学重⒈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⒉滑轮组组装,重物上升距离、绳端通距离测量教学难⒈有用功总功正确判断,理效率物理义⒉实验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教学用具滑轮、钩码、线、弹簧秤、铁架台、刻尺课安排课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做功因素是什么?功原理是什么?二、引入功原理告诉我们,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实际上使用机械还要多做功

例如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把滑轮身也提起了,滑轮受到重力作用,也发生了段距离,对滑轮也有做功

另外滑轮与绳子存着摩擦,克阻力也要多做功

利用机械做功,我们所只是其部分,而额外要多做功也占部分,那么机械做功就存效率问题。

三、新课教学有用功额外功、总功⒈演示实验弹簧秤匀速拉动绳端,使重物G升高。

弹簧秤出拉力值,用刻尺测出重物提升高和弹簧秤移动距离。

实验数值G5牛,05米,3牛,米弹簧秤拉力(动力)对动滑轮做功动·3牛×米3焦提高重物,动滑轮克阻力做功阻G·5牛×05米5焦⒉提问由实验可以看到动阻,这是什么?前面研究简单机械和功原理,我们没有考虑摩擦,没有考虑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动滑轮身重等因素,是理想情况。

实际上,我们用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重物,由要克摩擦以及不得不把动滑轮起提升,这我们用力(动力)就比没有摩擦要(该实验,理想情况下拉力是5牛,而实际拉力是3牛)。

做功要比没有摩擦些(该实验,不考虑摩擦动力做功是5焦,而实际动力对滑轮做功是3焦)。

⒊结①有用功(有用)利用机械工作对人们有用功有用功

动滑轮提高重物实验,用提高物体功对我们是有用,是必须做。

实验有用功有G·5牛×05米5焦。

额外功(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功叫做额外功。

实验,用克摩擦做功、把动滑轮提升05米做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功,这种功叫额外功。

使用任何机械做额外功是不可避免。

总功(总)有用功额外功总和叫总功

有用功额外功是总共做功,叫总功

实验总功总··3牛×米3焦。

实验额外额外总有用3焦5焦05焦。

④判断有用功额外功判断有用功额外功要看做功程,我们想达到目是什么,实现这目所做功就是有用功

其余部分就是额外功。

例如用桶打水,提水功是有用功,提桶功是额外功;水里捞桶,提桶功是有用功,提水功是额外功。

⑤练习计算图三种不方法将沙子运上三楼所做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以加深对概念理。

四、机械效率⒈根据以上实验,你能算出有用功总功占分比吗?⒉定义有用功总功比值叫机械效率,即有用功总功分比。

⒊公式⒋有用功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⒌练习某起重机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思?答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有用功总功比值是70%,也可以说有用功总功占有70%,另30%做是额外功。

⒍提高机械效率课提高机械效率段,结要,指出采取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有效方法。

⒎例题析每动滑轮重力3,用右图两种滑轮组提升重物G,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总功?哪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什么?分析提升重物G升高,这部分功有用功;绳子末端力作用下通距离,这功是总功

有用G,两滑轮组有用相。

3,5,则总功分别总3,总5。

其乙滑轮组要提升滑轮数量更多,做额外功也较多,所以甲滑轮组机械效率较。

五、实验学习组装滑轮组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升高是做功目,这部分功有用功;而所有功都是由绳子末端力作用下通距离产生,这功是总功

实验原理⒉要测量物理量钩码重力G弹簧秤;钩码被提升高刻尺;作用绳子末端拉力弹簧秤;绳子末端被拉高高刻尺。

⒊事项实验要将距离测量准确些。

会将细绳绕滑轮上。

尽可能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示数要用牛顿表示。

拉动程,尽可能使物体匀速上升。

分析实验所出现误差原因。

实验记录次数G有用总η⒌结根据机械效率定义,运用公式可以测出滑轮组机械效率

要测量物理量有钩码重力G;钩码被提升高;作用绳子末端拉力;绳子末端被拉高高。

六、总结七、作业处理更多精品8海量教案现访问是国教师吧旗下教案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