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流动党员构建温暖的“家”

云南省镇雄县是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也是外出流动党员大县,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镇雄县立足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面广、流动性大的实际,聚焦管理难题,突出服务主题,用服务的力度增加党建的温度,扎实推进流动党员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把组织建起来,让流动党员异乡有家。一是立足实际建组织。县委成立外出务工党员项目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委组织部成立管理服务中心,在乡镇设立联络站、在村(社区)设立登记点。全县共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党组织36个,其中,在昆明建立党工委1个、党支部16个;在浙江建立党工委1个、党支部13个;在深圳建立党总支1个、党支部4个。二是多种形式找党员。抓住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深入走访,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党员的方式,进一步摸清外出流动党员底数。同时,充分发挥流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同乡会、联谊会等活动,采取听乡音找党员、以乡情聚党员等方式,把外出务工党员吸收进组织,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三是完善制度抓规范。实行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党工委每年与各支部签订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书,年底量化考核,评定支部工作等次。坚持“双向述职评议”制度,各支部书记在工委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作书面年度工作述职,工委领导现场点评,各支部支委在党员大会上述职,全体党员进行评议。健全“三联系”制度,即工委委员联系支部、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把工委、支部、党员、群众有机联系起来,无缝衔接,达到了高效沟通、有效管理、上下联动,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实效性。四是加大投入强保障。将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150万元用于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运行保障、班子成员岗位补贴,全力保障流动党员党组织正常运转。

把责任担起来,让流动党员齐心护家。一是在传播正能量中做表率。以“融入驻地,建功驻地”为主题,不定期地开展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扶贫帮困、便民服务等活动,流动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积极在“讲好镇雄故事,传递镇雄声音,树好镇雄形象”上下功夫,着力弘扬“坚忍不拔、敢为人先、淳朴厚道、勇于担当”的镇雄精神,发出镇雄好声音,汇聚镇雄正能量,树立镇雄好形象。二是在建言献策中显担当。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我为家乡发展建言”“拓宽致富门道、交流致富经验”等主题活动,对流动党员管理、家乡发展等开展集中座谈,建言献策。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覆盖面广、无地域限制的特点,积极开展交流讨论,为家乡发展和党员作用发挥建言献策,让流动党员有了“新家”也不忘“老家”。三是在牵线搭桥中当先锋。近年来,通过驻外党组织流动党员牵线搭桥,为家乡富余劳力介绍工作岗位2万多个;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发挥流动党组织与企业、商家联系多的优势,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通过外出流动党员牵线搭桥,签订社会扶贫帮扶意向协议204份,涉及资金4.1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充分发挥了外出流动党组织党员促进家乡发展的“纽带”作用。四是在互帮互助中见成效。昆明、浙江永康等在外党工委流动党员建立“1+x”联系帮扶机制,由每名在外流动党组织书记联系10名以上流动党员,每名流动党员联系10名以上外出务工群众,帮助解决创业、就业、维权、看病、上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仅在昆明、浙江两地的流动党组织就帮助流动党员务工群众解决就业2000余人次,就学300余人次,就医590余人次,法律援助140余人次

把资源聚起来,让流动党员温暖回家。一是聚人心。牢牢把握外出务工党员春节返乡过节时机,通过讲授微型党课、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走访慰问、实行结对帮扶等措施,为春节返乡流动党员送去“新春大礼包”,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温暖和关怀,切实把流动党员的各类资源优势汇聚起来,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跨越发展。春节期间,共讲授微党课100余场,向流动党员发放党章等学习资料1500余份,发放慰问短信2900余条,走访慰问生活困难流动党员40余人,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二是聚资源。利用外出务工党员在外奋斗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将适应市场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适合家乡的种养殖项目、技术和信息带回来,积极支持家乡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工程,积极为家乡青年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助推家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充分发挥了流动党员在视野、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流动党员企业家和能人走上讲台,为流动党员、农村党员和普通群众讲授创业经历和致富经验,进一步开拓农村党员和群众视野,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积极性。三是聚人才。积极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全县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作用,开展返乡流动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实行“1+1”或“1+x”的结对形式,找项目,谋发展,面对面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返乡流动党员就业创业不熟悉手续办理以及优惠政策的情况,组织“第一书记”和联村帮扶干部开展“点对点”全程跟踪服务,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在政策扶持、土地流转、税费减免等方面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截止目前,1000余名党员干部与困难流动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全县已有60余名返乡流动党员找到了创业项目。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