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

他少年时在丙村三堡学堂和梅县东山中学读书,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立志报效国家。

1916年随父赴南洋。

翌年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

1920年夏,叶剑英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驱逐桂系军阀之役。

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叛变。

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率部护卫孙中山脱险,同叛军英勇作战。

1924年初,叶剑英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

他受廖仲恺先生邀请,参加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是当时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这时,他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叶剑英参加了北伐战争。

攻克南昌后,他担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随即奔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

7月,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927年12月11日,他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

这次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连接,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开端。

1928年到1930年,叶剑英赴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学习。

1931年初到达中央苏区,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即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闽赣军区、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参与指挥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战役。

在此期间,还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在这个重大历史转折中,叶剑英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率领左路军的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党中央

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报告毛泽东,在这个危急关头保护了党中央

毛泽东后来屡次称赞这是叶剑英在关键时刻为党为革命建立的一个大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8月,叶剑英与周恩来、朱德一起到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防会议。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参谋长

10月,叶剑英任驻南京代表,从此,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协助周恩来先后营救出许多被国民党监禁的革命同志,不少人后来成为党的领导骨干。

1941年2月,叶剑英返回延安,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

11月,兼任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军事学院副院长。

1943年6、7月间,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时,叶剑英党中央提出以智取胜的政治作战方案,大力开展宣传战,对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起了重要作用。

1944年6、7月间,叶剑英党中央的委托,先后向在延安的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我军在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作战情况和战绩,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我军的污蔑,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945年夏,叶剑英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抗战胜利后,叶剑英多次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斗争。

1946年1月,叶剑英赴北平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一起,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

1947年2月,他返回延安。

在整个后委工作期间,他正确贯彻中央的土改政策,积极协助中央领导全国范围的解放战争,为保证党中央毛泽东等同志转战陕北、指挥全国作战作出了贡献。

1948年5月,叶剑英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

主持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培养和建立教员队伍,发扬教学民主,按照实战需要训练干部,为部队和地方输送了大批军政人才。

1949年初,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的叶剑英和聂荣臻、彭真一起,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领导了对旧军队的改编和对旧北平市政府、学校、厂矿等各方面的接管工作,致力于北平的市政建设,维护社会安定,恢复发展生产,改善文化教育,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月,他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的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被南京政府所拒绝。

8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初,叶剑英和陈赓指挥广东战役,解放广州。

1949年底至1953年,他领导了华南地区的剿匪斗争、经济建设、民主改革以及广州的市政建设等各项重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950年2月,叶剑英主持制定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作战方针和战役计划。

解放海南岛。

1954年10月,叶剑英回到北京。

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8年3月,叶剑英建议并受命创办军事科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主持制定了军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建设了一支科研干部队伍,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同年,兼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他是我军杰出的战略家、军事教育家和现代军事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1960年,叶剑英任军委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

他坚决贯彻党中央毛泽东制定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参与领导研究国家防御作战问题;主张军事训练和军事科学研究相结合,以总结我军的经验为主,探讨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指导规律;主持制定人民解放军一系列条令条例;参与领导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为把我军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出了多方面建树。

1966年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8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叶剑英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多种形式的斗争。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10月,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险的紧急时刻,叶剑英党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根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

在这场关系着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叶剑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叶剑英高瞻远瞩,排除阻力,力主请邓小平、陈云等久经考验的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领导工作,主张明确肯定“天安门事件”为革命运动,尽快平反一切冤假错案。

1977年3月,叶剑英再次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他以极大的魄力,领导全军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

7月31日,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建军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

8月,在党的 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1978年3月5日,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他在这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小组会上,要求军队要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1979年1月,叶剑英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并提出在海峡两岸“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和“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的方针。

1979年9月30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着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1980年9月,叶剑英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了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他还领导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等二十二个法律,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做了大量工作。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项具体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这一重要讲话对祖国统一大业发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

1983年2月2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将满的时候,叶剑英写信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再提名选他当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不再将他列为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候选人。

人大常委会热情地赞扬了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赞扬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为实现祖国统~大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这一年,叶剑英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

他在晚年,还多次与王震等老战友一起,到全国各地视察,关心和支持一线同志的工作。

1985年9月,叶剑英同其他六十三位老同志一起致函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以便让一批比较年轻的德才兼备的同志进入中央委员会,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

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他的请求,并给他写了致敬信,高度评价了他的光辉业绩:“我们深信,您对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将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所永远铭记。

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您在复杂的革命斗争转折关头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您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      历程评述:   叶剑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无私无畏,有胆有识。

在各种严峻的考验面前,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毛泽东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周恩来也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