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地区企业的文化构建及其对小说传播的促进

摘要:上海租界特殊的政治环境促成了经济的繁荣和多元文化市场的兴盛。在这个相对自由的文化市场中,书局、娱乐场所以及公司均努力营造企业的文化形象,并纷纷创办报刊,在此过程中单行本小说、报载小说依托于这些企业和报刊得以迅速传播,从而促进了小说的繁荣。探讨这些企业如何进行文化建设,在继承古代文化、介绍西方文明、引导时代潮流方面起到了何种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近代;上海;企业;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7—0091—04。

近年来近现代文学的研究外延不断扩大,从文学史本身的研究,扩大到文学的外围研究,开始注重学术、文化报刊出版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讨论近代小说报刊杂志之间关系的论文,亦时有发表,但多数因未作深入调查而流于空疏,至于讨论近代小说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论著和文章,则更不多见。事实上,在近代小说史的演进过程中,上海租界的存在、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完善,特别是各类企业对小说的繁荣曾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出版机构在文化建设方面最突出的应是商务印书馆

1902年张元济入馆,机构是三所(编译、印刷、发行),人才便是高梦旦、杜亚泉、蔡元培等庞大队伍。它一方面以学制变更为契机,大规模地组织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及各种辅助读物;一方面又在“学问饥荒”的年代里组织出版大量中译西书和普及传播各种新知新学。从1902年起,它陆续出版了《帝国丛书》。此后又渐次推出了一系列丛书和各种中外文辞书,为新知新学的普及传播推波助澜。与此同时,商务尤锐意出版西方名著,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为当时其他书局所不及。其中以严译名著和林译小说为最多,有170余种。商务印书馆不仅是出版“优良教科书的大户”,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传播新知新学的重镇。它既为新文化运动造就了“演员”,又为新文化运动培育了“观众”,在中国现代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在晚清诸多书局中,商务印书馆办杂志的历史最久,品种最齐全,影响也最大。除最初的《外交报》外,1903年5月创办《绣像小说》, 1906年4月因李嘉宝病逝,该杂志停刊。为弥补这一空缺,商务印书馆于当年推出《说部丛书》。1910年8月商务印书馆创办了《小说月报》。

1912年初,陆费逵等创建中华书局,开业时即提出“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大口号,创办“八大期刊”,与商务印书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中华书局编写出版的教科书,涉及学科门类广——凡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罗列的几乎所有课程,都编写相关的教科书;涉及教育层次多——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从师范学校到专科学校,都有教科书供应;出版印刷数量大——过去全国各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中,有3/10是他们供应的①。

中华书局出版的学术性图书,涉及学科门类既广,数量品种亦多,而且在出版方式上,多以丛书的形式刊行,主要有:新文化丛书;新中华丛书;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等。在工具书出版方面,《中华大字典》最为有名。在古籍出版方面,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堪称巨大的出版工程。

一些娱乐场所也创办报纸。1912年至1917年,随着上海大型综合性游乐场和新剧场的建成,游戏场小报和剧场小报应运而生,小报进入了“戏报”时代。

1912年黄楚九开始投资娱乐业,在南京路、浙江路口,开设了新新舞台,演出京剧和文明戏,次年又与人合资在新新舞台顶上创办了上海第一家游乐场:楼外楼屋顶花园。1915年黄楚九又在今南京路西藏路口开办了规模更大的新世界游乐场。为了扩大娱乐场所的影响,增加经济效益,又创办一份娱乐场报《新世界报》。该报首创的版式编排及其内容结构,为以后的同类报纸如《大世界报》、《先施乐园日报》、《劝业场日报》等所仿效。《新世界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由游乐场出资创办的第一份文化报。发行范围并不局限于游乐场内,而是面向社会公众。

1917年黄楚九在延安东路西藏路口开设了面积达新世界两倍的大世界。有了轰动一时的大世界,《大世界报》也于1917年7月1日创刊。

游乐场报还有《新舞台日报》、《笑舞台报》、《新丹桂笔舞台日报》等。

一些公司也参与到办报的行列。19世纪上海的商业有华洋分工,中国人的商店和洋人的百货大楼区别很大。改变这种差别的是一批广东华侨开办的大型百货公司。20世纪20年代,永安等四大公司以“环球百货”为号召,从伦敦、纽约、巴黎进货,使南京路中国人的商业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公司不但注重商品的品位,同时注重娱乐业的开发,“楼外楼”等楼宇娱场的成功经营,给各大公司提供了借鉴,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永安新厦等,都在楼顶开辟了游乐场。公司百货需要做广告、娱乐场的节目需要宣传,公司所办报纸就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有先施公司创办的《先施乐园日报》,于1918年8月9日创刊。历任主编有周瘦鹃、王天恨、刘恨我。发行人为朱心佛。先施乐园游艺场出版,4开4版一张。先施公司作为大型的集团公司十分重视企业的文化形象,该公司出版的《二十五年纪念册》中刊载的内容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该纪念册中有孙科、康有为、张作霖等名人政要的题词,有文化名人的各类文学作品。

此外,还有精华眼睛公司创办的《精华周报》、金融机构中法储蓄会创办的《中法储蓄会日报》、生生美术公司创办的《世界画报》等。

这些报刊不但不同于李伯元时代的“小报”,而且摆脱了“海报”的特点,其栏目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先施乐园日报》、《劝业场日报》注重商业、实业。《先施乐园日报》开辟《工商俱乐部》一栏,由朱心佛任编辑,“藉工商界人士交换知识,联络感情”,专载各类工商学说、言论、纪事、调查、动态等,颇受实业界人士欢迎。《劝业场日报》内容集实业、文艺、娱乐于一体,专载重要时事新闻和实业界、工艺制造、新出产品等消息。其他戏报则注重探讨戏剧艺术,关注戏剧的发展。如《新舞台日报》的办报宗旨就是:“研究剧学,改良社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近代的企业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特点:文化传播者的多元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接受群体的多元性。

二。

各类企业纷纷创办各类报刊,是因为这些报刊对企业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报刊对企业的直接作用是在杂志上登广告。各企业非常重视广告宣传的作用,企业自办报刊可在其上大量登载广告,这样既可以扩大宣传又可以节省广告费用。《大中华》第一期登载了中华书局广告:梁任公先生编著时局小丛书第一集;发售《清朝全史》预约广告;中华书局出书广告(教育部审定秋季始业用书、教育部审定单级小学用书、教育部审定春季始业新编小学教科书、中华女子高等小学教科书、小学教员讲习所用书);招登广告广告;杂志广告(《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中华大字典预约章程;出版小说广告(言情小说《情竞》、言情小说《情铁》、言情小说《庐山花》、社会小说《心狱》、侦探小说《窃中窃》)。《时报》上也经常整版登载有正书局的各类广告。《游乐场报》则在自己所办的报纸上登载节目单,如1918年9月30日《新丹桂笔舞台日报》就登载了上海第一游艺场新世界广告:“戏目说明,详细钟点,请阅《新世界报》。”有了自己的报刊就可以如此集中地、大规模地进行广告宣传,从而实现扩大影响的目的。

除了做广告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报刊举行各类活动:征文、征集剪报、悬赏。

月月小说社在《月月小说》创刊号(1906)、第14号(1908)、第15号(1908)、第20号(1908)登载过四次小说征文。小说月报社在《小说月报》第2卷第1号(1911)刊载“本社通告”。除了征文外,出版机构还可以组织“剪报活动”、“小说悬赏活动”。由于《时报》的编辑者对文学的热爱,在办报时特别注重用文学来吸引读者,想尽各种办法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他们开展的剪报活动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创举。通过鼓励剪报可以让更多的人关心《时报》,此举对扩大《时报》的影响是有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小说的传播。胡适就曾经回忆说:“记得有一次《时报》征求报上登的一部小说的全份,似乎是《火里罪人》,我也是送去应征的许多人中的一个。”②。

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小说创作中来,打破《时报小说作者的单一性③,《时报》面向社会悬赏小说,1907年3月29号,在小说栏后登“小说大悬赏”广告。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1907年6月2号,悬赏小说发表。在报纸上登载的悬赏小说有《双泪碑》和《雌蝶梦》。这些悬赏小说在当时的文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出版机构通过杂志征文、悬赏小说可以征集到丰富的稿件,并对小说的撰译实施宏观调控。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宣传办刊宗旨、版权意识。如《大中华》第一期登载陆费逵的《宣言书》宣布《大中华》的办刊目的。《月月小说》在第1、2、5、12、14、21号上均登有类似版权声明性质的广告

除了登载广告便利之外,各企业还可以通过聘请文化名人来办报刊杂志从而实现扩大企业影响的目的。月月小说社聘请吴趼人、周桂笙为总撰述和总译述,并将他们的照片刊载于《月月小说》第1号(1906年11月)之首,后又登载多则所谓的“紧要广告”、“特别广告”。始终将吴、周两人作为该社的最大资本加以宣传,大量登载他们撰、译的小说,并给予较为优厚的稿酬。《大中华》第1期中登载了招登广告广告,其中也是利用文化名人梁启超相号召。第5期上又登载了梁启超的照片。上述文化名人与各出版机构之间,构成了相辅相成、双赢互利的良性关系,共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杂志在发行过程中对企业来说还可起到市场调查的作用。小说在杂志上发表后如受到读者的欢迎,之后则可发行单行本。

企业在文化建设和创办杂志的过程中还为文化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生存空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读书人的仕进之路被切断。接受传统教育乃至接受新式学堂教育的读书人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当时的上海为文化人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教育、新闻、出版、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文人。出类拔萃者是企业的经营者如张元济、狄楚青等,在文艺界名气大的则做报刊的主编如包天笑、周瘦鹃、李定夷、蒋箸超等,而更多的文人则是从事各种普通的文字工作。

企业所办报刊是一座丰富的文化矿藏,这些报刊杂志门类齐全、栏目丰富,多角度地记录了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发展,不但在当时起到了丰富文化市场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的文化保留了珍贵资料。

出版机构所办的刊物为我们了解社会重大社会问题、文化发展提供了资料,而那些小报则为我们记录了另外一个世界。

小报历来被人轻视,一些关于新闻方面的专著大都避而不谈或用很少的篇幅加以简单的论述。传统的看法认为小报“趣味低下”、“不堪入目”。实际上,小报的产生与上海的都市化密切相关,研究报刊只涉猎大报而忽略小报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

小报编者的名声一向不佳,总是与妓院和制造流言联在一起。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研究思路,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小报,就会对他们获得新的理解并有一些新的发现。各种小报的栏目灵活多样,栏目内容适合各种读者的阅读口味,恰恰是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栏目使我们了解文人生活、妓女境况、市民风俗有了可能。

小报的作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文人的生活境遇和艺术追求,有的内容更是我们探讨当时文人心路历程的珍贵资料。

1918年8月19日,周瘦鹃在“香粉店”栏中介绍妓女乐第:“乐第,吴人,香巢在三马路……吾友晚秀词人眷之,曩词人在沪过从綦密,同车送晚,联袂看花,爱神黄金之矢盖已着二人心坎矣。后词人以公他去,临别依依,若不胜情,蒲轮既动,芳心为碎,灯红酒绿场中辄亸黛作楚色也。词人惆怅万状,作回忆篇以记旧事……”查阅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得知晚秀词人即毕倚虹④。这些材料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上海文人的情趣爱好、生存境遇。

三。

原为“小道”的小说经梁启超等人的提倡,到清末民初已登上大雅之堂,各个企业都把出版小说创办小说杂志纳入自己的出版计划之中。每个书局和杂志周围都相对集中一批小说家,形成了多个相对稳定的创作、出版中心。

商务印书馆《绣像小说》、《小说月报》为中心的小说作家群。活跃在商务印书馆及绣像小说社、小说月报社周围的晚清小说翻译家和作家主要有林纾、吴祷、陈家麟、李伯元、王蕴章、许指严、恽铁樵、张毅汉等。由于林纾翻译的小说有相当的读者群体,商务印书馆就用高稿酬聘请他翻译小说。林纾与商务印书馆关系密切,其大部分作品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据《林纾研究资料》所列目录,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译小说总计有130种。此外,有吴梼的《车中毒针》、《寒桃记》、《寒牡丹》、《银钮碑》、《拊髀记》等,陈家麟的《白头少年》、《博徒别传》、《遮那德自伐八事》等,李伯元的《文明小史》、《活地狱》,王蕴章的《钻石案》、《碧玉环》,许指严的《劫后惨史》、《堕粪花》、《三家村》,恽铁樵的《情量》、《弱女救兄记》等。晚清小说丛书出版,首开先河者为商务印书馆的《说部丛书》,此乃晚清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收书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丛书。《说部丛书》始编于1903年,于1908年8月结束。《说部丛书》的顺利发行,有力地促进了商务印书馆小说出版业务,因而扩大了翻译小说的影响。

乐群书局和《月月小说》为中心的小说作家群。月月小说社1906年9月创建于上海,是著名小说杂志《月月小说》的编辑、发行机构,负责人为乐群书局的经理汪庆祺。乐群书局始设于1906年2月,1907年由于汪庆祺染病,无力经营,遂由群学社接盘,负责人为沈济宣。这样,月月小说社、乐群书局、群学社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出版集团。以其为中心的晚清小说作家主要有吴趼人、周桂笙、天笑、冷血、陈蝶仙、天僇生、杨心一等。上述作家登载于该集团所属刊物,或由其出版单行本的晚清小说主要有吴趼人的《两晋演义》、《上海游骖录》、《发财秘诀》、《黑籍冤魂》、《劫余灰》等,周桂笙的《飞访木星》、《妒妇谋夫案》、《红痣案》、《海底沉珠》、《自由结婚》等,包天笑的《铁窗红泪记》、《千年后之世界》、《诸神大会议》等,冷血的《女侦探》、《爆烈弹》、《杀人公司》、《冷笑丛谭》(与天笑合著)等,陈蝶仙的《柳非烟》、《新泪珠缘》,天僇生的《孤臣碧血记》、《玉环外史》,杨心一的《十年一梦》、《国事侦探》、《美人局》、《守钱奴再生记》等。

以有正书局和《小说时报》、《时报》为中心的小说作家群。《小说时报》为月刊,创刊于1909年9月,小说时报出版,有正书局发行,这时包天笑编辑《时报》,《小说时报》也由包天笑一手包办。时报馆、小说时报社、有正书局,三位一体,都是狄平子办的。围绕在此出版中心的晚清小说作家主要有:冷血、天笑、恽铁樵、杨心一等。《小说时报》内容分短篇新作,刊有天笑的《一缕麻》、《梦》、《绎衣女》、与卓呆合作的《新桃花扇》。又长篇新作,刊有高阳不才子的《电世界》,恽铁樵的《豆蔻葩》,天笑的《六号室》,天笑与蟠溪子合译的《镜台写影》、《大侠锦帖客传》,鸳侣的《情海洄漩录》,冠子的《巾国须眉》,揆、笑合作的《欲海情波》。《时报》更是重视小说的传播,我们对1904年6月12号至1911年12月31号的时报进行了认真的考察,统计出所载小说共223篇。《时报》及《小说时报》连载的小说,大多均由有正书局出版单行本。1904年12月1号,《时报登载《大彼得遗嘱》,1904年12月30号登完,登完后有出版单行本的广告。有正书局发行的小说有《阿难小传》、《毒蛇牙》、《女学生旅行记》、《环球旅行记》、《情网》、《白云塔》、《火里罪人》、《土里罪人》、《新蝶梦》、《侠女碎琴缘》、《双泪碑》、《雌蝶影》、《曼玳琳》等。《小说林》倒闭后,曾朴将所有的书籍以三千元抵押给了狄氏,因此,有正书局出版小说数量很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