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吉祥_桃木雕刻把吉祥带回家

桃木亦名“仙木”,也叫“吉祥木”。

桃木避邪在中国已流传数千年,在我国有深厚的民间传说基础。

近年来,除了春华秋实吸引众多游人来到肥城外,雕工精美的桃木制品,也成了肥城的又一张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

肥城盛产桃子,每年4月桃花盛开的时节,这座泰山西麓的小城就被粉红的烟霞所笼罩,恍若人间仙境;春去秋来,金秋时节那沉甸甸挂满枝头的肥桃,让人不免嫉妒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造物主太偏爱这方水土了。

桃小亦名“仙木”,也叫“吉祥小”。

桃木避邪在中国已流传数千年,在我国有深厚的民间传说基础。

按民间习俗,新春时节,传统的避邪方式是用桃木傍门户。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和中同相邻的同家也有这种观念,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们在过春节时也挂春联、贴年画、互拜新年,并在家里摆上一盆桃树,除妖去邪,以示吉祥,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庄子说:“捅桃枝丁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

”为什么鬼怕桃木呢?古人云:“是鬼智不如童子也”。

李时珍存《本草纲目》中曾写道:“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

”医学家从治病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总而言之一句话,用桃木雕刻的各种作品都是一种吉祥物。

买一两件摆在房间、客厅或挂在墙壁,或随身携带,一是装饰,二是欣赏,最重要的是吉祥平安,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在2001年之前,被间伐下来的桃木肥城当地却只有一种命运:当柴烧,在肥城倾力打造桃木雕刻的却是一个来自江苏南通的民间工艺大师――程言贵先生。

2002年,第一家专业生产桃木工艺品的厂家落户肥城,从而带动了整个肥城桃木加工业,也使得当年8分钱1斤的桃木,价格升至现在的1.5元1斤,桃树真的变成了全身都是宝的摇钱树。

程言贵告诉我们,桃树在生长到18年后,基本上就不怎么结果了,要被伐掉。

又因为桃木不成材,木质含糖量高,容易生虫,而疤节又多,就是当柴烧劈起来也很费力气,所以要用桃木雕刻工艺品,是有一定难度的。

2001年他到肥城赏桃花,漫山遍野的绚烂桃花让走南闯北的程言贵对这世界最大面积的桃同赞叹不已,可看到桃农放在房前屋后任其腐烂的桃木,又使有着20多年雕刻经验的他很心疼。

这时他看到有的游客折了桃枝带回家避邪桃枝避邪的传说让他萌生了把废弃的桃木制作成工艺品的想法,而当时肥城市也在探索桃木的开发利用,均因缺少雕刻人才而未果,程言贵有想法有手艺,天时、地利、人和,2002年,第一家专业生产桃木工艺品的厂家落户肥城,从而带动了整个肥城桃木加工业,也使得当年8分钱1斤的桃木,价格升至现在的1.5元1斤,桃树真的变成了全身都是宝的摇钱树。

程言贵说,桃木木质细腻坚硬,木体清香,色泽金黄,花纹呈螺旋八卦形,非常适合雕刻

不过由于桃木属多年生树种,生长慢,长到50厘米就开始打杈修枝,两年开花==三年结果,加上桃农为使桃子长得个大味美,采取了压枝、拉枝等工艺,使得桃树变得矮、短、弯,这就造成了取材难。

桃木含糖高易招虫,含油高易开裂的特性又给他们出了很大的难题。

他一次次把桃木浸泡蒸煮,一次次烘干对比,终于找到了处理桃木的最佳技术,即泡、煮、焐、烘、晾等十几道工序,处理周期长达半年,等木性稳定之后,才可以加工成工艺品

程占贵现在已经成为肥城的“荣誉市民”,在他的带动下。

肥城从事桃木加工的企业有30多家,销售桃木制品的业户有60多家,目前部集中在肥城汽车站东门外的银泰隆商业广场桃木工艺品一条街上。

程言贵现在已经成为肥城的“荣誉市民”,在他的带动下,肥城从事桃木加工的企业有30多家,销售桃木制品的业户有60多家,目前都集中在肥城汽车站东门外的银泰隆商业广场桃木工艺品一条街上。

他的展厅也在这里,看过店里雍容华贵的桃木如意、飞龙舞凤的桃木宝剑、威武神气的关公、笑容可掬的寿星财神、巧夺天工的千手观音后,我们又赶到位于桃园镇的加工厂参观。

在两边都是桃园的公路上行驶,可以想象一下10万亩桃花怒放的盛景。

他的加工厂在一片桃园深处的院落里,以前是所中学,合校之后这里就空闲下来。

他这几年带出了很多徒弟,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长传授给这些当地桃农的孩子们。

刚刚午休过的丁人们正在埋头一刀一凿地雕刻着手里的如意、剑鞘

工作间里只听刀凿落在木头上的叮当声,雕刻一把桃木剑,像程言贵这样的大师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他说,雕刻桃木剑的关键在剑鞘和剑柄的把手上。

首先要设计图纸,然后选材。

有疤节的和开裂的都不能用,由木工粗加工,合出剑鞘,抛光、打磨,然后把图纸覆在剑鞘上,就可以按照图纸来雕刻了。

雕刻工具有40多种,是非常费心力的细致活。

雕刻完工之后还要再打磨,上漆,这样一把桃木剑才算大体完工,后续的还有穿剑穗、包装等工作,其实每一件桃木工艺品的工序都在十几道。

那些大型的作品工序还要更繁复,比如深受游客欢迎的桃木如意,两米多长的要用1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完。

流连在肥城大大小小的桃木工艺品店里,如果你想过把亲自动手制作的瘾,可以亲手穿几串桃木手链或项链,也算不虚此行了。

一点知识   古肥子国,即今天的山东肥城市,因两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

当时肥族人南东海迁至于此。

东海度朔山的镇山之宝――桃树也被肥族人移植于肥子国

《汉书・地理志》载:“泰山郡有肥城县,应劭所谓‘肥子国’也。

”另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志・序》载:“肥城肥子国也,春秋时入鲁,为齐郡地。

汉属泰山郡。

”   肥城栽桃历史久远,《春秋左传》载:鲁襄公十七年,齐国与鲁国交战,齐兵分两路,围住鲁同的两翼:一是房,一是桃,即齐人围鲁北壁。

鲁襄公十三年,鲁国边境已到达现今济南长清一带,所以齐人所围之“桃”,应该是现在长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齐长城作证),可见当时“桃”这个地方已经大量种植桃树了。

而《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为肥城人,则进一步证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木避邪,民间传说久矣,究竟源于何时,起于何载?   桃木治鬼的传说丰富多彩,《淮南子・诠言》说:“羿死于桃口。

”东汉许慎注:“口,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羿以善射闻名,逢蒙拜师学艺,学成后恩将仇报,从老师身后下毒手,举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后脑猛砸。

羿死后,做了统领万鬼的官。

古人关丁桃木避邪的联想,足与这一神话故事有关的。

试想,桃木棒连统领众鬼的羿都能击杀,用米治鬼就更不在话下了。

另外,《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记载着桃木能发挥神秘力量的一件事:“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其藏之也,黑牡�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也。

”这段话是说:古人冬天把冰块藏在深山大谷的冰窖里,藏冰时,要用黑色雄性生畜和黑黍祭祀寒之神,而取冰使用时,则要用桃木做的弓和棘制的箭进行除灾的仪式。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传说,主宰人间寿算的南极仙翁,掌上总是捧着一个硕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祛病、益寿延年之说。

而南极仙翁手中的这个仙桃,据传就是产于占肥子国的肥桃。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