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杂志靠谱吗【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探析】

摘要:分析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客观实事。

在剖析现代化的涵义以及教育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全球化我国教育的影响,指出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强调环境教育全球化赋予我国教育的新使命。

由此提出了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在于:1)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3)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   关键词:全球化体育教育现代化   �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85—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 , and points out the fact that we never stop pace to go to PE Modernization , and we never will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ization to the education,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modernized impli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n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PE modernization idea including: (1) The PE must set up the education idea of “the health first”; (2) The PE must emphatically train the ability of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3) The PE must help the students to set up the idea of “th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      1 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追溯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可清晰地看到,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   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主张“西学中用”,模仿西方教育,废科举,兴学堂,于1903年拟定并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内容主要为德式普通体操和日本兵式体操,从此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来学校体育中不讲尚武和没有体育的历史。

�   1912年,民国成立后,首次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思想,并大量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大兴教育改革之风。

即便在北洋军阀当政期间,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仍在进行中。

1922年公布了《壬戍学制》,次年又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教学内容也由兵操和德式体操改为游戏、田径、球类和现代体操等综合教材。

�   国民党统治期间,受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影响,学校体育比起清末和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又有了较大发展

美式体育教育逐步盛行,学校体育中主张体育教育体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尊重其意愿和兴趣,推崇游戏、舞蹈、竞技运动等自然性体育活动。

193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编写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1940年制定并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1942年后编写了体育教材和参考资料。

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可谓风头甚劲,一日千里。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我国的新教育方针和体育方针为指导,借鉴前苏联学校体育的经验,在改造旧体育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学校体育

新中国的学校体育有着明确的方向,即增强学生体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超越以往的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计划规定: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每周2学时。

这在当时乃至现在,依然是非常超前的举措(即便是在今天,在教育极其发达的美国,学校体育课仍然只作为选修课存在)。

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发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由此建立。

�   纵观以上数段学校体育发展历程,我们清晰可见的是学校体育现代化贯穿始终。

从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效仿西方和日本的经验,颁布《学校系统改革命令》,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直至改为“体育课”,迄今已逾80余载。

如今,体育已成为贯穿我国全部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国民教育机构都被要求保留至少一块体育活动的空间,所有学生都被要求修体育课和不间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作为养成教育范畴中的重要内容,体育��已然成了中国学校教育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生活态度、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等各方方面面的教育过程。

�   现如今,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并未由此减缓。

相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袭来,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步伐在加快,加速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之必然。

现阶段的学校体育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离现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尚有相当大的差距,既难以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担当起辐射社会、传播文明的重任。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社会需求错位,究其原因,仍在于学校体育现代化核心理念的模糊不清。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全球化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出发,探析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2 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及其意义所在      2.1 现代化的涵义及意义�   关于现代化的涵义,历来学者们见仁见智。

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是将现代化视做现代社会所具有的静态特征,这种观点类似于通常所说的现代性。

而大多数学者则把现代化当作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正如亨廷顿所称:“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

[1]正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才有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的阶段理论;正因为现代化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切领域,才有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之分,也才有经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概念的提出。

�   人类不禁反思,现代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现代化的意义就在于“人”的现代化

[2]�   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现代化就是会朝着发展、进步的方向,把人类带到幸福的彼岸。

人类不仅会享受到优裕的物质财富,而且会享受到个体精神自由的愉悦。

然而,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让人类在享受现代化物质成就的同时,同样在体验着现代化所带来的苦果。

�      2.1.1 现代化的危机是文化危机和现代人的价值迷失    人类为了不断地做大“经济馅饼”,疯狂的掠取自然资源,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更为可悲的是,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漫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和贪婪的占有关系。

�      2.1.2 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人的主体性是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

因此,社会发展的关键不是导致主体性的终结,而是要给人的主体性灌注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人的主体性。

其次,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再者,物质财富的丰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制度的构建固然是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但这些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能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离开了人,这些发展也就失去意义。

�   因此,现代化最根本的目的与意义,就是要确立“人是现代化目的”的观念,使现代化真正是“属人”的现代化,而不是“异己”的现代化[3]。

�      2.2 教育现代化内涵及本质意义�    与“现代化”的内涵相一致,教育现代化也有各种提法,比如基础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终身化等。

从层次上说,所谓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仅指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还体现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4]。

�   何谓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符合我国需求的教育现代化?本文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完善与发展

原因在于:第一,人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是在人的作用和推动下发生的过程,人正是通过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方式来表现出自身的价值;第二,人是教育现代化的目的,人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量,而且要使教育现代化服从于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是人的主体性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必然反映;第三,从教育自身的特性来看,教育是人促进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必然是指向人的完善与发展[5];最后,现代化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使现代化成为真正“属人”的现代化

�      2.3 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意义�   由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这些上位概念出发,则不难理解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意义。

�   学校体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层次上说,所谓体育教育现代化,不仅指体育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仅指体育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现代化,还体现于体育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同样,其本质意义仍在于促进其教育主体��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

�      3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责任及教育现代化内涵�       全球化内涵十分丰富,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角度都可以诠释出不同的理解和内涵,对于教育而言,它属于文化的范畴。

一方面,这个概念用定义诠释了一系列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席卷了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地区,或者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所以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空间的内容。

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形成世界共同体的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性都在不断加强,横向的扩大和纵向的深化同时进行。

[6]因此,本研究按照文化学的角度去理解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这样一种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后果。

�      3.1 全球化赋予教育的责任�   如果说现代化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纵向发展过程,那么全球化则是人类的横向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过程。

虽然全球化现代化交互作用、互相推动,但从本质上说,全球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性扩张的反应。

没有现代化所引起的全方位变革,就不可能出现全球化,这是工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扩张本性所决定的。

[7]用吉登斯的话来说,全球化的本质是流动的现代性。

�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历史,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过程中,不知不觉在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无数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和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种族问题、环境问题、平等问题都在严重威胁这个星球的稳定与发展

教育,作为人们用来改变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有效工具,必须肩负起塑造未来、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

因此,全球化赋予了教育以新的历史责任��保证和实现整个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   3.1.1 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   教育必须有助于增进个人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也必须应该促进有助于尊重人权和积极承担维护这类权利并有助于建设一种和平与民主之文化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等。

[8]《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郑重宣布:我们深深关注暴力、种族歧视、寻衅的民族主义以及违反人权的现象,关注宗教的不宽容和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恐怖主义,并关注日益扩大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这些现象威胁着各国和国际的和平与民主的巩固,而且还影响发展,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教育公民的责任以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

�      3.1.2 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    《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9]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过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

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对于人的改造也愈加迫切,改造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成为社会和谐发展必须的条件,教育要为所有人服务。

�   3.1.3 强调环境教育�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继续发展,影响人类和平与安宁的首要因素。

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就指出: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思想、新观念。

鉴于此,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转变关于地球的概念》中提出:人类与地球相和谐:走向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的全部目标是为了地球的绿化,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和谐,为了世界可能的最佳发展

[10]�   全球化为现代教育导入新的责任,由此也赋予我国教育现代化以全新的内涵

�      3.2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内涵�   何谓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符合我国需求的教育现代化?透过全球化的视野,去观察教育,可以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我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化发展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表明了教育自身存在的扬弃、决定了它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的新方向。

�   现代化既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位一体。

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集全球、区域和中国三位一体。

全球化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自身的特色考虑,本研究认为:现代化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无论是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还是强调环境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发展

其次,现代化教育倡导终身教育,无论是儿童、青年、妇女还是老年人,都有学习的需要,也应该享有学习的权利。

第三,现代化教育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教育的理念之下,让所有人形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新态度、新观念。

可以说,没有教育的积极干预,就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现代化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把握当前的机遇,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      4 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      我国体育教育一直以来强调“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体育的功能。

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体育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

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   透过全球化视角,结合上述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      4.1 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全球化强调“以人为本”,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体育作为一项以身体运动为手段的教育活动,它的首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让学生在体验身体运动的过程中,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从身心两方面都得到锻炼。

�      4.2 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全球化提倡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强调体育教育功能与综合价值”。

[11]学校体育工作转变到以培养全面发展学生为目的上,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看中比赛成绩,强调精英体育,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竞争与对抗中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的提高,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与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开拓精神。

体育教育的中心转向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强调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着手,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      4.3 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全球化强调“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现在体育教育观上就是学校体育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用得着、使得上。

参考文献:   [1]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2:128.�   [2] 王步,高力翔.关于全球化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8.�   [3]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3):52—66.�   [4] 黄济,郭齐家主编.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93—195.�   [5] 张世鹏译.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人类的未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9—42.�   [6] 付轶男.现代化全球化与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 2006,(1):66—70.�   [7]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9):52—55.�   [8]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189.�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   [10]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8.�   [11]王平.从科学发展观谈学校体育现代化内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0—12.。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