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设计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社会进程明显加快,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艺术已经大量遗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形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为了保存这些即将失去的记忆,避免更多的文化损失,博物馆在收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上责任重大,在湖北武汉周边盛行的汉绣就是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一,我们通过保护汉绣艺术形式以促进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汉绣博物馆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记忆,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人们对祖先的文化进行瞻仰和传承,它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加强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对文化传承方面能够做到的最大贡献,而博物馆则当之无愧地来承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汉绣艺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通过研究汉绣艺术设计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借助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上进心,能激发和鼓励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信息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1博物馆汉绣保护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整合,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隐藏在民间的大众文化,渐渐地让我们感到陌生与模糊。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公开。

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研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博物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小到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至北京故宫的数字化管理,我国通过信息技术保护濒危遗产,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人们的思维里,博物馆的主要责任是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样品。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知识的要求,我们又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内容,在今天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化手段逐渐应用于博物馆中的展览,各种先进仪器甚至可以让人们体验到触觉信息,而一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不断衰落,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接近现实生活,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它们的保护也相对困难一些。

汉绣艺术是在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提取出来的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博物馆必须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为了充分反映汉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汉绣文化内涵,不能仅限于生活中枯燥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宣扬汉绣艺术魅力(图1、2)。

2汉绣保护传承的思路设计   中国传统刺绣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汉绣与其他刺绣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汉绣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东南亚国际博览会上曾经荣获金奖,还有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荣誉,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的影响和十年动乱,汉绣艺术也遭到了破坏。

但幸运的是,自2008年6月以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直在开展,汉绣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上,汉绣的美丽也为人们所认可。

汉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c得以广泛的宣传,极大地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如今的汉绣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1与物质文化遗产材料结合展示汉绣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基于载体材料的娱乐、宗教、工具和技术应用产品的遗产。

这些物品本身是有形的,而文化则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动态艺术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意义,汉绣服饰用于京剧艺术活动,还有宗教活动等。

用于表演艺术的服饰则可以在博物馆展示,两者有机结合,使传统的艺术借助于有形的物质人们展示它的魅力。

丝绸刺绣在继承遗产中代表国家的历史,汉绣是武汉著名的传统艺术,其生产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汉城市也可以制作一个汉绣纪录片的文件,从源头上解释汉代刺绣的最初形成到继承发展的今天,通过提供文献和继承人的口述历史展示汉绣传奇。

汉绣博物馆作为展示、研究和保护汉绣文化遗产的科研机构,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可以时刻处于激活状态,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和加强汉绣的宣传。

2.2通过活动扩大汉绣艺术的民间影响力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文化仍在延续它的影响力,师徒相传的传承形式延续了上千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将这些技能在博物馆做现场展示,往往能够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受到公众的支持,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让观者亲眼看到非物质文化传承,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都会受到教育,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广这种做法。

汉绣博物馆有一个开放的实验区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规划,汉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逐渐模糊,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知识宣讲和开展保护组织的论坛。

去年6月11日,汉绣在江欣苑社区公园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T台秀热烈上演,吸引了大量热情民众的参与;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黄鹤楼更是组织数以百计的姑娘展开汉绣绝艺的比赛,她们独特的刺绣手法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汉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汉绣的认识,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武汉这座国际大都市更加有义务保护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图3、4)。

此外,据了解博物馆体验区的管理人员应邀请到汉绣继承人组织汉绣技能培训班,学员现场进行操作,给游客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吸引点燃热情和兴趣的公众参与。

这些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宣传,还增强了武汉人民的自豪荣誉感,对于非遗保护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高杰,陈明珍.浅谈汉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纺织经济,2009,26(04) :101—102.   [2]黎亚梅.从“西兰卡普”看土家族人服饰审美观――巴人服饰文化探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05) :47—51.   [3]陈爱香.现代家纺设计中传统吉祥寓意图案的融合运用[J].艺术科技, 2014,27(02) :251—251.   [4] 黄蕾.汉绣物质文化品牌的设计和推广[J].知音励志,2017,18(03).   [5] 王振艳,高玉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问题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 (01) :97—99.   [6] 冉红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 (01) :22—25.   [7] 岳占君,彭玮.楚韵悠悠――试述汉绣文化流源[J].大众文艺,2011,56(13) :192—192.   [8] 王永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保护体系的三维构架――地方政府、地方社区组织、地方居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1):107—110.   [9] 邱红.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J].装饰,2006,49 (12):119—120.   [10] 李?停?李影.绣红旗 只为那一抹记忆深处温暖的红[J].中国西 部,2009,18(05):68—69.   [11] 张元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以西兰卡普在服装中的应用为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4(02):14—1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