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风量的调整

摘要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整的目的是使系统风量(包括送风量、回风量及排风量等)和各分支管的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产品一定要达到设计的要求,尤其是功能要求。

所以对通风空调系统风量准确的测定调整比较重要。

毕业论文网   调整准备   风机经过试运转正常。

在风机前的主干管上设有风量测定孔。

2台校验过的热球风速仪(或其他风速仪)。

系统风量调整的基本原理   风管的压力损失(阻力):    ΔP = ΔPm +ΔPj= (λ/de)*(v2ρ/2)*l +ξ*(v2ρ/2)    = (λl /de +ξ)* (v2ρ/2) = (λl /de +ξ)* (ρ/2)* L2/S2 (1)    式中:λ――风管摩擦阻力系数,l ――风管长度,de ――风管当量直径,    ξ――风管局部阻力系数,ρ――空气密度,v ――风管内风速,    L ――风管风量,S ――风管截面面积    对于一段风管来说,λ、l 、de、ξ、ρ、S都为定值,所以设:    K = (λl /de +ξ)* (ρ/2 S2)(2)    那么:    ΔP = K* L2 (K―― 风管阻力特性系数)(3)                  在图1所示的送风系统中,管段1的阻力为ΔP1,风量为L1,阻力特性系数为K1,管段2的阻力为ΔP2,风量为L2,阻力特性系数为K2,   根据式(3)有:    ΔP1 = K1* L12 ,ΔP2 = K2* L22   由于管段1和管段2为并联,则风管的阻力相等即:K1 * L12= K2* L22   则: L1/ L2=√K2/ K1   可见管段1和管段2的风量之比与其特性系数K1和K2的平方根成反比。

我们可以调节风管的特性系数也即调节A点处的三通调节阀使管段1和管段2的风量之比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数值。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如果A点处的三通调节阀的位置不变,仅改变送风机出口处的调节阀,虽然总风量变化了,但由于K1、K2 不变,所以管段1和管段2仍然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

使它们的比值设计风量比值相等,然后调整总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则各风口的送风量必按设计值分配并等于设计风量

系统风量调整方法   根据系统风量调整的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利用基准风口法进行风量的调整。

基准风口调整法就是在系统风量调整前先对全部风口风量初测一遍,并计算出各个风口的初测风量设计风量比值,将其进行比较后找出比值最小的风口,将这个比值最小的风口作为基准风口,对其它风口逐一调整。

现以图2所示的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将图2所示的各风口编号、型式、规格及设计风量风口平均风速填入“通风空调系统风量的调试记录”表中。

首先,用准备好的热球风速仪将全部风口的平均风速初测一遍,并将风口最初实测平均风速计算出的各个风口实测风量以及与设计风量比值的百分数也填入表中。

由表可知,最小比值风口分别是支管Ⅰ上的3#风口,支管Ⅱ上的4#风口,支管Ⅲ上的9#风口

所以分别选3#、4#、9#风口作为支干管Ⅰ、支干管Ⅱ、支干管Ⅲ上基准风口

风量的调整一般应从离空调机最远的支管开始。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记录表   风口   编号 风口 设计风口平均风速(m/s) 最初实测风量(m3/h) 设计风量      (m3/h) 最初实测风量设计风量   *100%    型式 规格   1 散流器 D250 2.9 444 522 85   2 散流器 D250 2.9 500 522 95   3 散流器 D250 2.9 418 522 80   4 散流器 D250 2.9 548 522 105   5 散流器 D250 2.9 574 522 110   6 散流器 D300 2.7 578 680 85   7 散流器 D300 2.7 714 680 105   8 散流器 D300 2.7 816 680 120   9 散流器 D250 2.9 444 522 85    用2台风速仪同时测量3#、1#风口风量调节1#风口调节阀,使3#、1#风口的实测风量设计风量比值百分数相等(同一种型号的风口,可直接用风速的比值)即:    L1测/ L1设*100%≈L3测/ L3设*100%    (V1测/ V1设*100%≈V3测/ V3设*100%)   经过调节,3#风口风量必然会增加,1#风口风量会减少,但比3#原来的风量要大些。

假设调节后的比值数:    L1测/ L1设*100%≈L3测/ L3设*100% =82.7%   这说明两个风口的阻力已经达到平衡,根据风量平衡原理可知,只要不变动已调节过的风口调节阀位置,无论前段风管风量如何变化,1#、3#风口风量总是按新比值数等比进行分配。

同样,3#风口风速仪不动,将1#风口风速仪移到2#风口处,同时测量2#、3#风口风量,并通过调节2#风口处的调节阀使:    L2测/ L2设*100%≈L3测/ L3设*100%    此时3#风口处L3测/ L3设已经大于82.7%,而2#风口处L2测/ L2设已经小于原来的95%。

假设调节后的比值为:    L2测/ L2设*100%≈L3测/ L3设*100%=87.8%   自然此时1#风口处的L1测/ L1设也会增大到87.8%。

那么,1#、2#、3#风口处的L测/ L设也会增大到87.8%。

至此支干管Ⅰ上的风口均调整平衡,L测/ L设近似相等。

按同样的方法,调整支干管Ⅱ、支干管Ⅲ上的风口达到平衡。

支干管上风口风量调整平衡后,再从最不利回路(一般为最远端的支干管)开始调节支干管上的总风量

选取3#、6#风口分别作为Ⅰ、Ⅱ支干管的代表风口调节C调节阀,使3#、6#风口风量比值数近似相等。

即:    L5测/ L5设*100%≈L8测/ L8设*100%    同样,选取7#、6#风口分别作为支干管Ⅲ、Ⅱ上的代表风口调节B调节阀,使:    L7测/ L7设*100%≈L6测/ L6设*100%    根据风量平衡原理,所有的风口风量已达到平衡,但此时的风口风量不一定达到设计风量

通过调节主干管上风量测定孔,测量主干管的风量,并调节A调节阀,使总干管的风量达到设计风量,则各风口风量将按照调整后的比值数进行等比分配达到设计量。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