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经济分析

;提要:学术界普遍用“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对“第三部门”的起源进行了解释。

本文认为“第三部门起源于与经济体制的变革。

因此,本文拟结合中国第三部门”产生的特殊的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对其起源进行经济

关键字:第三部门;制度创新;成本效应  一、回顾  (一)“第三部门”的定义  “第三部门”这一概念首先由列维特等人于1973年提出,学术界关于“第三部门”的定义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大多认同“第三部门”是除政府部门和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

塞拉蒙认为,“第三部门”有6个基本特征:“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

中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第三部门”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形式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

例如康晓光就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或互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第三部门”。

毕业论文   (二)“第三部门起源的一般解释  “第三部门起源经济分析主要包括经济背景分析经济原因分析

经济背景分析是对“第三部门”兴起的经济大环境的,经济原因分析是借用经济学工具对其兴起的本质原因进行论述。

西方关于“第三部门起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由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布罗德(1974)提出的政府失灵理论,该理论通过论证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局限性,从功能上证明“第三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不过该理论更多的是说明了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互补关系,并没有揭示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些产品或服务只能由“第三部门”提供。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汉斯曼(1980)提出了合约失灵理论,通过分析市场的局限性(信息不对称)及“第三部门”的特征(受“不得分配盈利”约束),解释了在市场机制与第三部门之间选择后者的原因。

但事实上,政府失灵理论和合约失灵理论都未能很好地解释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问题。

而且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为什么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第三部门”的结构及分布领域各不相同?于是,学者们又从社会传统文化因素考虑“第三部门”的产生。

譬如James (1987)的实证研究证明:荷兰和比利时的文化多样性比较高,所以在他们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条件下,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第三部门

毕业论文   我国理论界对中国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和经济学这两大领域。

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市民社会”的出现和新的社会中介组织的成长,已成为9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孙立平,1992、1994;邓正来,1993、1998;王颖、折小叶,1993;谢维和,1993;王颖,1994;孙炳耀,1994;张静,1998)。

并已从理论概念的引入到关注本土经验的实证研究(陈健民、丘海雄,1999;孙立平等,1999),以及从单一的国外经验模式介绍向综合的比较研究分析转向(王绍光,1999)。

经济学角度看,目前对中国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经济分析更多的是对其经济背景的分析,如康晓光(1999)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社团是“集权体制松动”的产物;邓胜国(2004)、俞可平(2004)及王绍光(2004)等在对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环境的研究中也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引发第三部门产生的其中一个环境因素。

经济原因的分析目前仍处于对西方研究理论的梳理及引进阶段,在研究方式上也大多借用西方的研究方式,重点集中于应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及合约失效等经济理论(郭国庆,1995;谢岳,2000;李勇军、路金亮,2002;谢蕾,2002;张建川,2004)。

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过程中,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国外理论解释中国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局限性,并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田凯(2003)在《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一文中指出韦斯布罗德的“政府失灵理论的前提和条件在中国并不适用;康晓光(1999,2004)也撰文指出不能把中国社团的迅猛发展看作是对西方语境里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反应,因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存在民主体制。

毕业论文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应用其他经济理论分析第三部门”的起源问题,希望能找到适用于中国国情下的“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经济理论

例如申毅(2003)在《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经济分析》一文中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经济分析解析非营利组织兴起的一般;刘霞,张丹(2004)在《经济学与组织学交叉视野下的公民社会》一文中从经济学和组织学的交叉视野,探究其宏观和微观的成因。

虽然这些学者尝试用其他经济理论分析我国“第三部门”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分析的对象仍是西方社会的“第三部门”,并没有将我国“第三部门”兴起的特殊性考虑在内。

(三)几点评论  西方有关“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经济解释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最具代表性与普适性,但这些经济理论在解释我国“第三部门起源问题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市场失灵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即“第三部门”的产生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失灵的一种反应。

回顾中国第三部门”的出现时机,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并不存在市场经济体制,其计划经济体制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集权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理论上既不允许“第三部门”的存在,也无法提供其存在所需的空间。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改制过程中,市场关系和所有权的重新确立,使得政府之外的公共领域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存在的空间。

因此,确切的说,中国的“第三部门”是对计划经济体制失灵的反应。

毕业论文   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代议民主制政府的投票决策方式,政府决策往往只是代表了中位选民的意见,而不能满足其它选民的需求。

因此,政府提供公共品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出现“政府失灵”。

但该理论也是基于一个前提:即代议民主制政府特定的运作逻辑无法满足各阶层选民的需求。

这与中国第三部门”产生的政治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政府失灵更多地是由于集权政治体制引发的政府资源配置、社会治理以及政府治理模式的失灵,而不是投票决策方式导致的失灵

因此,与西方的“政府失灵”认为“第三部门”是对民主政治体制失灵的反应不同,中国第三部门”是对集权政治体制失灵的反应。

总的来看,虽然我国学术界已经认识到西方理论在解释我国“第三部门起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仍处于对西方理论的小范围修正阶段,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权威的,具有普适性的,并与中国国情相联系的,可以很好解释我国“第三部门起源问题的经济理论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