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在整体护理实践的运用及思考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掌握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念,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积极运用精神调摄法、饮食调理法、运动保健法及重视起居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和拓展“治未病”理论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治未病”理论的广泛运用有助于保健新医学模式下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研究生命科学。

【关键词】 治未病 预防保健服务理念 整体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及日益竞争的环境,个体或群体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凸显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思路和模式,发挥中医药及其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已成为中医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我们重新学习和审视传统医学优势与现代护理学发展思路,运用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及优势,拓宽整体护理实践内涵,强化护理人员在实践中运用精神调摄法、饮食调理法、运动保健法和起居调理等方法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养生保健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护理及康复需求。现将实践思路与同道共同商榷。

1 “治未病”思想及其核心理念。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古称“养生”,亦称“摄生”“道生”,是调摄身体,保养生命的意思。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曰:“与其故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1]表明了古人防病之义重于治病之法。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而言“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可达到防止疾病发展与传变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念,即主张通过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精神调摄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因此,给予亚健康人群及时、合理、有效之养生保健手段的干预,可以缓解或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养生保健手段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可起到消除或减少患者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所以,掌握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念,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积极运用精神调摄法、饮食调理法、运动保健法及重视起居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和拓展“治未病”理论在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新课题。

“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这是上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治未病护理实践新探索。

2.1 精神调摄法拓展了健康教育的内涵《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忧,真气内存,精与神聚守,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无机可乘,身体内外调和,从而百病不生[2]。因此,减少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对养生防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加强新入院患者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等资料的收集,充分掌握患者个性特征及其情志的变化,为建立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渠道奠定基础。

情志调节的主要方法有清静法、陶冶法、制约法、宣泄法等。这些调节方法适合于亚健康人群。清静法中的修身养性观念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夫养性,所以习以成性,性自原善,......性即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3]。此法强调宜少私寡欲,修心养性,循理自然,忌心神躁动。故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等肝阳上亢患者宜重视情志的调节。陶冶法是动静相参情趣高雅的一项活动,可克服禀赋、年龄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情志活动的不良影响。故不同性格的患者宜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书画学习、种花养鸟、奕棋垂钓、音乐欣赏等。如禀赋急躁者可学习钓鱼磨炼自己,以消除心脾燥热;性格孤僻者,则可以选择奕棋,以扩大社交面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对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建议在庭前屋后栽花种竹,则可从清芳幽雅之中领略大自然的生命气息,以消除工作的单调和疲劳感。

《千金翼方》说:“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3]。精神调摄法常用于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的康复,对因外伤、病后所致的形残和顽疴等疾病的康复也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常见有情志相胜法、开导法、顺情法、暗示法等,选择时必须根据患者个人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不同来决定,避免方法不当,或太过、不及。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广博的医学知识,同时必须取得病人信赖,建立起良好的医患交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精神调摄法的保健促进作用。

2.2 树立辨证及科学的饮食调护原则,积极干预亚健康人群《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谷肉果蔬,食养尽之”。所谓调饮食,就是对食物要经常调节,不能单一而进,如谷、肉、菜、荤素结合,四气五味,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充分营养,满足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的需要。饮食指导是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患者尤其是久病、年老体弱或恢复期者,饮食调养尤为关键,不可小视。“食饮有节”的提出,首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其基本精神是指人每日饮食有节,做到定时定量。饮食定量,要因人而定,适度为宜,近则保养脾胃,远则无营养缺乏或过剩,并可减少肥胖、高血脂及冠心病之忧,故对于亚健康人群饮食调理更为首选方法。五味调和,荤素结合,是预防亚健康的食养原则。

《素问·圣真要大论》曰:“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故五味调和,才能对五脏起到全面的补益作用,从而使五脏之间功能始终保持相对协调。若偏食日久便会导致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失调。

顾护脾胃,重在平常。随着肥胖、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亚健康患者日常宜禁忌嗜烟饮酒、肥甘油腻、煎炸食物之习惯;宜软、宜温、饮食宜荤素结合、宜细嚼慢咽。同时注意保持情志的舒畅,尤其控制忧思郁怒之情绪,学会合理释放压力源,方能使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