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巧安排 春季饮食巧安排

春天,万物复苏,气候由寒变暖。

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来讲,在春天的旋律中,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时”的不同。

早春      阴寒渐退,阳气开始升发,乍暖还寒。

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适当吃些韭菜,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韭菜又名起阳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500克韭菜含蛋白质5~10克、糖5~30克、维生素A20毫克、维生素C89毫克、胡萝卜素16毫克、钙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挥发油等。

为使韭菜功效得到充分利用,可做韭菜粳米粥。

做法是先将韭菜50克洗净切碎待用,再将粳米100克淘净煮沸,加入韭菜同煮至烂,早晚各服一次。

此粥辛辣,温胃助阳,有促进生发作用。

但阴虚体质、身患疮疡者不宜食用。

仲春      古人云,春应在肝。

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

祖国医学认为,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

因此,此时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这时正值各种既富含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等,应不失时机地择食。

这一时期可做韭菜粳米粥,做法与荠菜粳米粥相似,是先将粳米100克入锅内加水煮沸,再放入荠菜100克同煮粥。

此粥有预防春季常见病的作用。

晚春      气温日渐升高,此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此外,有肝阳上亢的人,在春天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

现代医学也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饮食防治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因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

另外,经常食用含钾多的柠檬、梨、绿豆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处。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痛,也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饮食防治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

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