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之通法举隅

作者:王立存 崔远武 张玉莲。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通法;中医药疗法。

中风病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中医学称之为偏枯、中风,本病起病急骤,见证多端,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常留有后遗症,往往难以速愈。为了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必须积极探讨中风的病因病机,确定其治法治则。纵观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横览当今各家之方论,我们认为,通法中风病的治疗中运用广泛且作用重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通法运用的理论依据及其内涵   中医学认为,人体以气血流通为贵,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宣通,经脉道通行全身并能濡养筋骨,通利关节。故而气血和平,邪气无所犯。《灵枢·本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反之,人体一旦气血运行不畅,壅滞于脉道,则津液不行,脏腑功能不调,经络循行不利,最终将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正气虚弱,疾病蜂起。正如金·朱丹溪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这里的郁,即滞而不通之义;中风病病机制亦多为气血失和,甚则逆乱,继而或瘀血内生,或血溢脉外,因旧血不去,遂新血难生,久则气血双亏;气血不运,正气日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亦阻滞不行,痰湿横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酗酒饱食等诱因,导致气血阻滞、脑脉痹阻而成。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上实下虚。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痰浊、气滞、瘀血为标。《医学真传》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通法是因郁滞而设立,而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引起郁滞,可见通法是一种治疗大法,即以各种具体的治法来实现消郁去滞之目的。验之中风病临床,又有化痰通腑,利导肠胃;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补益肝肾,用助使通之不同。

2 祛痰通腑化浊,利导肠胃   通腑和化痰之法在中风病的运用中渊源久长,金·张元素首创三化汤运用于中风病;其后刘河间也提出中风“内有便溺之阻格”者可用三化汤以及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疗;在病因病机探求方面,朱丹溪强调痰湿是中风致病的重要内因,《丹溪心法·中风》云 “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至清·张锡纯在临床中发现,大凡中风患者多有大便燥结不通之症,并认为“是治此证者,当以通其大便为要务,迨服药至大便自然通顺时,则病愈过半矣”。可见古代医家早已注意到化痰通腑法对治疗中风病的重要作用。   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在本属肝肾阴虚,气血虚衰;在标为风火,痰湿壅盛,气血瘀阻,痰热腑实,风、痰、瘀血痹阻经脉,毒损脑络;但在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发生之后,风邪之象渐减,而痰热内结之象渐显。《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明确指出中风—大厥的发病基础为血随气逆,冲击于脑,脑络受损,痰热阻窍,气机有升无降。痰热阻窍,每与阳明热结有关,因阳明胃肠专司气机之通降。机体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则阳明通降之责失司,积滞内停,燥屎内结,腑热上蒸,必然加重痰热阻窍之病势,痰热重者,阻于中焦,浊气不降,腑气不通,木横土衰,脾胃斡旋升降失常进一步加剧,中焦运化传导功能失司而糟粕内停。且中风急性期,阳火亢盛,使痰热互结,火热内炽,消烁津液,胃肠燥结,腑气不通形成痰热腑实证。临床研究提示,约有40%~50%的中风患者表现出痰热腑实证,痰热腑实之证一成,致使腑气不通,胃肠积热,则火热、痰浊、瘀血之邪无下走之路,加重火升阳亢之势,煽动浊邪上逆,使实邪肆虐更甚,骤间出现大壅大实之象,易致惊厥,烦躁气急等变证叠出,使病情更为复杂。同时清窍受其蒙蔽,可使神昏加重。或原有阴虚,因腑气不通,致使火热之邪进一步耗竭真阴,导致病情加重[1]。   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发病后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胃肠蠕动受抑制,使肠内容物积留过久,同时又经过脱水、降颅压治疗,肠道黏膜腺体分泌功能降低,肠液分泌减少,且肠内容物水分吸收增加,导致大便秘结。肠内容物积留使肠源性内毒素大量吸收,从而加剧脑循环障碍。此外,患者会用力排便,反射性地导致血压及颅内压的升高,加重脑血管意外,这与传统医学的认识相一致。对此急症惟通腑泄热为当务之急,故应大力通降阳明胃腑之势,赖中州枢机通降之功,直折阳气之暴逆。因此治宜釜底抽薪,上病下取,通其腑气,导热下行,以缓解在上之风火痰热,痰热得消,气血得降,痰浊之毒去,神明之府自然清净。现代研究表明,通腑泄浊法可降低颅内压,辅助西医降压药控制血压,起到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的作用[2]。另外通畅大便可使大量有毒的胺类物质排出体外,避免其对神经系统产生损伤,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危患者的抢救中,该法更能体现其内在的医疗价值。对昏迷高热抽搐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卒中危症,该法往往可以屡起沉疴。通腑之主药当大黄莫属。动物实验表明,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之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内皮素(ET),改善脑循环[3]。   脑中风热腑实证临床表现为常在神昏之前患者数日未大便,或发病之后舌苔很快由薄白转为黄腻或黄燥,痰涎壅盛,腹胀,脉弦滑。化痰通腑、利导肠胃之法主要用药有半夏、瓜蒌、胆南星、陈皮、枳实、茯苓、石菖蒲、竹茹、天竺黄、大黄、芒硝等,中风病中痰热腑实证临床虽颇为多见,但遣方用药仍需谨守病机,随证治之。见效后亦须中病辄止,不可孟浪。

3 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中医学认为,“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当风、寒、热之邪侵袭脉络,致使血脉不通,或血溢脉外,发为血瘀瘀血不去则脉道不通,血不归经或脉道闭阻,或出血不止,因此,“风血证总以祛瘀为要”。中风病发病的核心亦是气血逆乱,瘀血留滞。中风或由于气虚,失于统摄,络破血溢;或过食肥甘而化热,或嗜酒辛辣而动火;或五志之极而生火;或恣情纵欲而阴虚火旺,皆致火热灼络,血阻络中。瘀于脑府,压迫脑髓,使脑髓肿胀,清气不能上奉,从而产生复杂多变的临床证候。明·王肯堂指出“瘀则生水”,从病机上阐述了先是“瘀于脑府”,而后迅速瘀则生水,由瘀热灼津生痰,瘀、水、痰积于脑府而成脑府瘀肿,稽其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瘀阻脑脉。瘀是根本病因,水痰则是病理产物,水痰为害可进一步阻碍气机,闭塞清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中风血瘀为病理基础,痰水是标急所在,活血化瘀有利于消除痰水毋庸置疑,故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第一要义。活血化瘀在脑中风中运用的认识提高在于清代,王清任提出“中风”证乃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为今后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证提供了根据,同时也为活血化瘀疗法的建立确立了依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