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成于志所向】事业是人生的追求

47岁的他,在 27年的职业生涯中,24年在就业工作岗位上,8年担任就业局局长

挂在他嘴边最多的,除了就业,还是就业

他,就是湖北省石首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关正世

局长的“关系网”      关正世理念:只有时时刻刻想到是谁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谁给我们权力时,才能把老百姓真正当成自己的亲人。

我们要将失业职工当兄妹,将培训学员当子女,将弱势群体当朋友。

多年前,严若纯下岗了,是关正世石首就业局干部职工从政策到场地到资金的全方位扶持,使他成了石首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的老板。

2006年,关正世多次向他推荐一名叫周承斌的老师傅,让他在心里暗自猜测:这人肯定是关正世的亲戚或者“关系”。

接受老周后,严若纯专门问他与关局长是什么亲戚。

周承斌解释说,自己曾是一家国有印刷厂的下岗工人。

局长去他家看到他老伴瘫痪在床,老两口生活很艰难,就多次给他推荐工作。

像这样,受到关正世恩惠的不止周承斌一个。

2007年,关正世了解到一对双下岗夫妻只靠丈夫在江边几家砂厂打零工挣钱来维持生活,就立即给石首市里一家银行的行长打电话:“我有个亲戚能否安排一下?”行长一听,不好驳他的面子,安排了。

“其实,关局长的这种‘关系’或‘亲戚’很多。

石首就业局许多职工这样说,“弄得我们也搞不清是些什么‘关系’或‘亲戚’。

”   2004年初,一对失业的小夫妻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自主创业。

虽已来过多次,但因信用证明缺失而不符合贷款条件,未能办成。

关正世听说后,亲自去走访,发现这个家庭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女主人刘红梅告诉他,想在市区农贸市场开一家调料店来维持生计,急需2万元周转金。

关正世当即做出决定,自己以亲戚的名义给她提供担保申请贷款。

调料店开业后,刘红梅的邻居们纷纷议论:“真没有想到,小刘还有一个当局长的亲戚!”   关正世有个习惯,有空喜欢走街串户,访问就业服务对象。

在他的手机里,家庭困难对象、就业援助对象、创业扶持对象等留下的电话号码特别多。

所以,他心中牵挂的“穷亲戚”究竟有多少,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数过。

局长身边工作人员说,他以“亲戚”名义扶持创业的失业人员不少于40人,援助就业的特困人员不少于800人。

关正世视困难职工为亲人,是长期做就业工作在与特困人群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特殊感情。

2002年年初,在关正世担任局长上任的第一天,石首一家国有企业制定的改制方案损害了职工利益,几百名职工要上访。

听说就业局长来了,情绪激动的职工误认为是来帮企业给他们施压的,就蜂拥而上将他围了起来,有的人还冲上前来抓住他的衣领,扯掉了他的衣扣。

在这节骨眼上,关正世一边大声提醒随行人员保持冷静克制,一边耐心向职工群众公开承诺两天内解决问题。

离开现场后,他迅速向市劳动保障局党委汇报,组建专门班子进入企业帮助企业修订改制方案。

按照正常工作程序,这批职工的失业保险金全部发放到位至少得六七个工作日。

可是春节临近,眼看就要放假。

为了让失业职工安心过年,关正世打破常规,带领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将第一个月的失业金直接发放到人,一直到腊月三十早晨才发完。

领到钱的职工深受感动,几名曾抓过关正世衣服的职工不好意思地向他道歉,拉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关正世说:“我是就业局长,你们不来找我又去找谁呢?”后来,这几名职工也成了老关的朋友。

老关的这些“穷亲戚”中,有很多是农民工。

他对农民工的爱,也得到了农民工的回报。

最让关正世感动的是,有一次,他陪同市领导去江苏昆山看望在那里务工的石首技工。

听说老家来人了,1000多名石首子弟自发地跑来感谢。

他们说,没有别的,只是想表达一个心愿:成功不忘贴心人。

口碑:关正世就业服务对象充满爱心,总是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摆在首位!――石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勇      魄力来自老百姓期盼的眼光      关正世理念:没有经商的头脑,就不可能有从政的眼光。

要把单位当企业来经营,把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

只有具有CEO的眼光,才有“一把手”的能力。

虽然自己的手机中60%左右的电话号码都是用工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虽然自己的手机24小时都为这些“穷亲戚”们开机,但是,关正世还是感觉到,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那时候,他经常深夜跟自己谈心,扪心自问:面对老百姓期望的眼光,我们要搞清楚他们最需要什么,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后来,他意识到:作为局长,不仅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建好一个为老百姓服务的平台。

整整一个星期,关正世带着就业局班子成员暗访,听到看到的让他坐立不安:由于没有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用工单位私招乱雇,真假难辨,好几次看到劳资双方吵架骂人;就业训练中心无师资、无设备、无专业,场地出租,院内杂草丛生;乡镇劳管所撤销后,三两个乡镇职介机构都只有一名工作人员。

摆在关正世面前的困难还不止这些,全市所有的就业服务机构运转都十分困难。

为了给员工发工资,不得以只能把10间办公用房租了出去。

但是,也就在这时,关正世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全局所有人迟发一个月工资,把钱挤出来,带领班子成员到深圳、东莞等地考察公共职介的先进经验。

当时,有人认为,新来的局长是想用他们的血汗钱去旅游。

很快,职工们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

几天后,关正世和局班子成员回来了。

一下火车,都没有回家,全部扎进了会议室,通宵达旦开会。

第二天一上班,全局职工大会上,关正世又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决定:赔钱收回租出去的办公用房,二楼所有办公室拆除,准备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为了建好平台,关正世又派出了第二拨、第三拨学习考察团,北上天津学习职介服务,南到江西南昌、湖南常德学习市场平台正规化建设,西到宜昌学习人性化服务,东到黄石学习劳动力市场管理。

记笔记、拍照片,研究、分析、论证,三个月内,全局30多人都出去开了眼界。

回来后,每个职工都要参与大讨论,都要发言,群策群力,找办法,拿方案。

最后,一个多次论证过的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正式出炉。

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关正世面前:建设资金需要63万元,钱从何来?把事业当生命的关正世又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策:集资。

关正世带头,全局职工两天就凑齐了50万元。

钱不够,关正世又在建筑商身上动起了脑筋。

他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每天轮流与建筑商压价,每天都到晚上十一二点。

他说,你们费点时间,费点嘴皮子功夫,能压下一百,我们就省一百,能压下一千,我们就赚一千,这样的生意你们不做吗?建筑商最终同意以59万元成交。

付钱的时候,建筑商带着哭腔说:“没有一点利润了,以后,你们就是有上亿元的工程,我也不做了。

”   2004年年初,是关正世最高兴的时候,石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正式开建。

2005年,区域性的鄂南人力资源市场建成。

这是湖北省首家具有区域性的县市级人力资源市场。

建成后的鄂南人力资源市场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服务

2006年3月,湖北省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现场会在石首召开,会上要求全省县市学石首

市场建成后,他们邀请负责就业工作的省劳动保障厅领导视察。

当听说市场是由职工集资建成的时,厅领导对在场的石首市副市长说:“不能让他们既干事,又贴钱!”市领导也深受感动,市政府当天下午就将50万元经费打到了就业局账上。

从这一年开始,石首就业工作就驶入了快车道,大规模开展劳务输出,累计输出就业15.3万人,并被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市”,被授予“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建筑防水之乡”等荣誉,石首建筑防水产业被列入“建筑鄂军”,成为“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并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试点城市”。

口碑:关正世不仅是一个忠于就业事业的人,是一个对就业事业有着深厚感情的人,还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魄力、敢于创新的人。

――湖北省就业促进会会长周腊元      靠“素质工程”立起“就业服务”标杆      关正世理念:“不仅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硬件,还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素质和本领。

不要自己用嘴给自己投票,要让老百姓用脚为我们投票。

”   “场地有了,资金有了,是不是老百姓就满意了呢?”一天深夜,关正世又开始扪心自问。

他给了自己否定的答案。

那天,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仅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硬件,还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素质和本领。

”因为他感觉到,目前全局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天,他把全局干部职工召集起来进行谈心,给他们讲“小道理”。

他说:“我们集资50万元建市场,政府为何给我们买单?是因为我们做了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事。

可见,我们要想有经费,就要认识到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老百姓,就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服好务。

要想服好务,就要有为他们服务的本领。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关正世决定在全局实施“素质工程”。

为了让全局干部职工学会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关正世利用出差机会专门买来业务光盘,让全体干部职工观看,每周两次。

课后,组织互相练习。

“说一百次,还不如让他们出去感受一次。

关正世职工分批次走出去,先后到宜昌、天津学习市场运作模式,到长三角地区学习民营机构的服务模式。

行前,他亲自安排学习时间,交代学习重点。

回来后,他要求每个人要有学习汇报,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做成PPT,给全局干部职工讲课,传授学习经验。

正因为这样,每个外出学习的人都不敢懈怠,生怕回来以后汇报不好,过不了关还得“回炉深造”。

这样的轮训,让全局干部职工素质很快得到了提高。

除了走出去,关正世还先后邀请长江大学、三峡大学专家来局里现场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局干部职工80%通过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20%通过了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另外,还有10%的人获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的资格,60%的人为职业指导师,30%的人为助理职业指导师。

关正世的“素质工程”不仅让普通职工素质大大提高,而且使就业局每名科长都成为了可独当一面的好手。

以前,上级下达任务后,局领导要告诉科长如何执行;现在,任务来了后,都是中层干部拿方案后,请示分管领导审批,工作由被动转向了主动。

石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荣安的话说:“石首就业局的科长拿出去,个个都能当一把手。

”   经过关正世就业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就业服务”成了石首各行各业服务窗口的一个标杆。

过去,就业局服务基本是坐等上门。

从2005年开始,关正世提出,要防止就业服务机关化。

他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商业保险行业、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服务方式,做到低柜台或无柜台、零距离、一张笑脸、一杯茶水、一把凳子、一声询问、一个承诺;实行自助式服务,在服务大厅通过触摸屏、宣传单和岗位超市,自行匹配岗位;实行人性化服务,在服务大厅设置了自助擦鞋机、自助式视力表、体重测试仪、饮水机、雨伞;实行免费服务,免费登记、免费职介、免费指导;实行亲情服务,要求职工服务对象当亲人、当兄妹、当朋友,甚至要求职工要善于记住每个服务对象的姓名、特征,保证见第二面就要认识;实行全天候服务,任何时候接到服务对象电话都要及时处理。

同时,实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要求所有干部要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事必办、有空必学、有难必帮。

关正世的带领下,石首就业服务的品牌不仅在湖北省叫响了,而且在全国很多地区开了花。

以前,石首的外出务工人员没有就业基地,人员就业无组织、不集中、难管理。

关正世带领就业局班子成员先后在广东佛山、顺德、花都、江苏昆山、福建厦门、浙江温州、省内武汉等地建立了劳务基地,由当地创业的石首老板负责,并成立了流动党支部。

现在,石首市在外有四大劳务基地,由行政辖区扩大到了经济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京津地区)、西部(新疆、四川、重庆)。

口碑:他确实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也把就业局这个团队带得十分出色。

――石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荣安      就业局的“潜规则”      关正世理念:用文化管人比用制度管人更高明。

就业局,很多事情没有要求,没有规定,没有强制,但是,大家都自觉那么做。

关正世习惯加班,这是下至服务对象,上至石首市长都知道的。

双休日,石首就业局干部职工最怕听到电话响。

因为,他们知道,关局长没有双休日。

职工在双休日时突然接到关局长打来处理某项工作的电话,也不会感到奇怪。

正因为如此,现在就业局干部职工养成了一个习惯,双休日不得关机、不得停机,有事到外地去也要请假,告诉关局长有事外出了,以免关局长突然间打电话有事而脱不开身。

有人说,石首就业局是一个大“工作狂”带着一群小“工作狂”。

每年春节大年初四,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时,石首就业局已经开始上班了,大家忙着筹备新年初的劳务交流大会。

每到双休日,石首就业局的各个办公室总有忙碌的身影……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不工作就闲得无聊、不工作就感到失去了心灵归宿的好气氛。

加班不要加班费,这也是石首就业局的“潜规则”。

为何如此?干部职工说,一是关局长经常加班,从来没要过加班费;二是加班次数太多了,加起来可能比工资还高,就业局可能付不起;最主要的是加班是自觉自愿的事,从来没有人要过加班费,自己要了,觉得在这里工作抬不起头。

其实,像这样的 “潜规则”,在石首就业局还有很多。

因为长年累月地加班,关正世习惯了吃盒饭,5元钱一盒。

他说,吃盒饭不仅便宜,更重要的是节省时间,5分钟可以搞定。

在他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就业局37名干部职工也养成了吃盒饭的习惯。

“不食人间烟火”,也是石首就业局干部职工的特征之一。

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培训项目全面实施。

作为项目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关正世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财神爷”。

有家培训机构托关系找到他,要求申报“项目定点机构”。

关正世没有当即推辞,连声说“好”。

当天下班后,他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带领工作人员直接来到这家培训机构,以学员家长的身份察看了培训教室和实训车间。

看到破旧的10多台电脑和简陋的两台手工操作车床,关正世明白了这家培训机构托关系找他的原因。

第二天,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得知关局长突然造访,连忙打电话恳求他“关照”。

关正世郑重地回答:“我关照了你,谁又来关照那些两眼巴巴望着我们的劳动者呢?”   石首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若纯说:说关局长很“小气”,还真有点冤枉他。

2009年7月,他们公司需要进一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全自动化印刷机,除已有的17万元现金外,还差近5万元周转金。

他抱着很可能被拒绝的心理找到了关正世

没想到关局长很快就答应了,并安排工作人员到他们公司现场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手续。

7月底,他就用21万元资金购回了这套全自动化印刷设备。

在老关的影响下,石首就业局的干部只认一个理:符合条件,没有关系就能办;不够条件,有了关系也不能办。

口碑:关局长就是这样一位领导,他没有领导的样子,却有着与我们老百姓心连着心的真挚情怀。

局长就是这样一位普通人,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却有着与我们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可贵品格。

――曾经的下岗职工石首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若纯   (本文照片由湖北省石首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提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