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碳酸氢钠外涂治疗婴幼儿念珠菌病及湿疹的护理

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所引起的疾病,易在酸性环境下生存;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为吸收性抗酸药,它可溶解黏蛋白,清除有机物,又可改变微生物的酸性环境而抑菌,具有杀菌作用。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2%的碳酸氢钠外用涂抹治疗婴幼儿念珠菌病及湿疹,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35例患儿接受2%碳酸氢钠治疗。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4天至18个月;念珠菌病30例,湿疹5例;临床表现:皮肤病变多发生在新生儿口腔黏膜和肥胖、多汗婴儿的皮肤皱褶处,尤其是肛周、臀部、腹股沟、颈部、腋下等处,皮肤潮红、糜烂,并有脱屑、散在小红疹。 1.2治疗方法(1)将患儿患处用温开水清洗干净后擦干,再将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用无菌注射用水稀释成2%的溶液,用无菌棉签沾取,涂抹患处待干。用后棉签不可以反复使用,应一次一用,每日3~4次,疗程为2~7天,肛周、臀部、腹股沟处若被尿液或粪便沾污,则随时清洗涂抹。(2)保持患处干燥,如有可能尽量将患处暴露,但应注意保暖。

(3)皮肤黏膜完整后即可停药,治愈后局部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在皱褶处涂爽身粉。 2结果 35例患儿中,念珠菌治愈28例,退院2例;湿疹治愈4例,治愈率为91%,有效率为97%。结果说明2%的碳酸氢钠外用涂抹治疗念珠菌病及湿疹方法有效。 3讨论 念珠菌易于在酸性环境下生存,健康小儿的带菌率达5%~30%,正常婴幼儿的皮肤表面pH值为弱酸性,这将为念珠菌的生存提供条件,而易出现皮疹、破溃等现象。皮肤黏膜的病变使患儿因瘙痒、疼痛而哭闹不安,给患儿带来很多痛苦,同时也给疾病的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当患儿免疫力低下,皮肤出现破溃时,患儿将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造成疾病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用2%的碳酸氢钠弱碱性液,来中和皮肤的pH值,这样既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又可以避免传统中用静脉或口服给予氟康唑等药物治疗,带来的肝、肾功能损伤等毒副作用。通过临床的应用与观察,采用该方法治疗念珠菌感染和湿疹疗效较好,方法简单、易学,患儿无任何痛苦和不良反应,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