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聪,脱贫帮扶的一面旗|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一项牵动江苏如皋市脱贫帮扶工程,因一位老党员的建议而诞生。

如今该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市民有口皆碑:杨老功不可没!   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一位老党员的帮扶,一跃进入全市奔小康的示范村。

乡亲们说:杨老是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大功臣!   一家帮扶单位,因一位老党员的参与,帮扶工作由全市倒数第3名一跃成为前5名。

帮扶人员说,是杨老传经送宝为我们做出了样子。

这位老人叫杨银聪,今年93岁,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

他于1941年走上革命道路,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过20年的区委书记、12年的县委组织部部长,1983年离休。

一条建议,    催生一项扶贫决策   2003年3月,杨老结合自己多年的帮扶实践向如皋市委提了一条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扩大全市帮扶工作覆盖面,加快全市农村奔小康进程。

杨老的一条建议催生了如皋市委、市政府的一项决策:在全市农村实施“百村万户”(三百单位帮村,万名党员帮户)脱贫帮扶工程,以此作为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

这一决策出台后,如皋市拉开了长达8年的奔小康竞赛。

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机关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切政策空间、一切人力资源都倾斜和服务于全市农村奔小康建设主战场。

得知市委、市政府采纳建议并启动“百村万户”帮扶工程时,杨老兴奋不已,他当即给市委书记陈惠娟写了一份《我也要为“百村万户”帮扶工程做点工作》的请战书。

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离休干部,我也要为这项工程添砖加瓦,力所能及地为党工作!”就在这份请战书上,市委书记郑重批示:“老党员杨银聪值得我们在任同志学习,请帮扶办公室以此为典型推动全市帮扶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从此,主动请缨的杨老成了如皋市百村万户”帮扶工程督导组的总顾问。

全市帮扶工作动员会后,他用20天时间跑了77个参与帮扶的部门。

每到一地,他了解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落实,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哪些不足。

他说:“顾问,顾问,就得既要顾又要问,绝不能不顾不问!”       培养典型,   贫困村成为奔小康示范村   地处革命老区的如皋市磨头镇十字桥村,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农户靠拆解废旧轮胎、编织水泥船用的钢丝网挣钱。

可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水泥船被禁止生产,钢丝网没了销路,再加上小土窑被相继拆除,用于烧窑的轮胎堆积如山,近200个从事个体作坊的农民失业,十字桥村再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03年11月,杨银聪跟随帮扶督导组同志进入该村调查。

村民脱贫无门的无奈令杨老揪心,大量资源堆在路边让杨老痛心。

他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叫鞠明友的村民将废旧轮胎加工成胶粒和钢丸,效益不错。

第二次进村时,杨老直奔鞠明友工厂,了解生产加工情况,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

在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杨老请村里召开现场会,会上请鞠明友介绍致富经验。

杨老的倡导下,村里组建了同业商会,由鞠明友和他的企业担当龙头,其他农户共同参与购销和加工。

很快,一个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重新支撑起全村的轮胎加工产业,全村180多户“重新就业”。

2005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杨老又一次前往十字桥村,看到参加同业商会的农户户均收入达到5万元,数十贫困户脱贫杨银聪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又给鞠明友和村领导出点子:围绕拆解废旧轮胎,抢抓市场空间,打组合拳,兴办胶粉厂、钢丸厂、塑胶粒子厂。

半年内,全村注册了8家公司制企业,从事橡胶再生产的村民达1700余人。

至此,全国1/4的废旧轮胎在这里粗加工、深加工、细加工,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2009年全村轮胎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近500万元。

动真碰硬,   帮扶不见效就换人   2007年,如皋市百村万户”帮扶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杨银聪帮扶工程督导组同志走进磨头镇场西村

眼瞅着村里村外帮扶起色不大,杨老随即进组入户调查。

老百姓一致反映:挂钩帮扶的机关干部下乡跑得少,帮扶措施不得力。

杨老立即回城找到相关挂钩帮扶单位领导商量:“帮扶是一项事业,不见效果就换人”。

挂钩单位当即选派得力的帮扶干部再度入村,并制定了脱贫帮扶的10项方案和26件实事。

通过杨老帮扶干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场西村半年完成了撤渡建桥、村组通达工程、常甸河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小扶初胜,杨老一边鼓励帮扶干部再接再厉,一边盯着群众得实惠做文章。

蹲点调研,杨老发现,场西村农户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桑树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老产业没有给农户增收,同时由于蚕茧市场价格不稳,不少农户纷纷砍桑种粮,回到传统农业的老路上。

怎么办?脱贫工作急人,小康建设催人。

杨银聪组织场西村20多名干部群众驱车80多里前往雪岸镇雪洪村,现场学习桑田夹种蔬菜、银杏技术,观摩湖桑新品种嫁接技术。

回到村里,村民一季育桑苗200多万株,既节省了10多万元购苗费用,又连片扩展湖桑千余亩,场西村一下子成为千亩湖桑村,如皋市政府在场西村两次召开现场会。

仅靠扩桑养蚕,场西村一年就跨入全市村有经济综合考核前10名。

挂钩帮扶单位也由全市考核倒数第3名一跃进入前5名。

积劳成疾,    仍割舍不下帮扶情   在如皋市扶贫办,有人为杨银聪进行了粗略统计,近三年,在列入帮扶的村(社区)中,有80多个村(社区)留下了杨老的足迹,他到镇、下村、进单位调查150多次,召开座谈会40多次,上党课30多次,作形势报告50多次,组织参观学习20多次……一年当中,杨老总有半年多时间在乡村奔波,研究脱贫对策,督察帮扶进度,努力为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献计献策,帮助他们快速脱贫奔小康

由于常年奔波在农村脱贫帮扶第一线,杨老积劳成疾,他被诊断患了前列腺癌,先后做了两次手术。

儿子杨海林每当看到父亲奔波忙碌的身影,都特别心疼,不时提醒他保重身体。

每次听了儿子的忠告,杨老总是笑眯眯地回答:“生命在于运动,手术后我又快乐了这么多年,这不是身体健康的最好证明吗?”儿子知道父亲的犟脾气,他决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永远割舍不下那浓浓的帮扶情。

儿子能做到的就是每次在父亲“出征”前,为其整理好文件资料、调查报告、致富信息、帮扶日记;在他自行车车篓内放上雨披、方便面、速效救心丸……   至2011年,如皋市已全面迈进小康社会行列,全市332个村(社区)中,有的跻身省级小康示范村,有的成为省级奔小康先行村,有的跨进南通市小康模范村……不少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连连赞叹:“杨银聪功不可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