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适当采用对仗式标题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对仗

对于一则新闻作品来说,标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很多人将标题比喻为新闻的眼睛,凝练生动的标题让“眼睛”更加明亮传神,引人顾盼中获得美的享受,给人印象深刻,令人回味。

现在,正是一个媒介信息极为发达的年代。

人们所生活的环境,被无数的新闻信息包围着。

可以说,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信息量正在以指数函数级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

①每一天,人们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打开电视,各种信息充斥其间,令人眼花缭乱。

信息的发达对于开阔受众的视野、增长大众的见识,的确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此之多的信息内容也同样会让大家不知所措。

很多人现在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翻开报纸不知道该读哪一条新闻,点击网络不知道该看哪一条信息,打开电视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频道。

在这时,新闻信息标题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标题是人们最容易也最先看到的部分。

不少人会在繁杂的内容里选择被其标题一下子吸引住的内容继续阅读或观看。

这样一来,一个好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笔者看来,将标题制作对仗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电视新闻对仗标题的优点与重要性。

一、 电视新闻采用对仗标题可以做到信、达、雅       标题新闻中的重要地位是由标题的功能所决定的。

标题是最先进入受众视线的部分,往往一则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住受众的目光。

标题可以被看作是新闻的门面和招牌,受众是否“光顾”这条新闻,门面和招牌的作用不容小视。

那么,怎样的标题可以算作是好的门面和招牌呢?笔者认为,一则好的标题应该具备信、达、雅三个方面。

原本,“信、达、雅”是翻译学中,对于翻译工作者的要求:“信”指的是尊重原文,不对原文进行歪译曲解;“达”指的是将原文所包括的内容讲清楚、讲完整;而“雅”指的是在翻译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国读者阅读习惯,使用本国语言文字中较为生动、形象的词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新闻标题制作中,同样可以将信、达、雅视为标准。

这里的“信”,是指标题内容实事求是,不能为了吸引受众而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这里的“达”是说标题要和新闻实际内容相符合;“雅”的意思则是要求标题在“信”与“达”的基础上,尽量拥有可看性和吸引力。

笔者认为,新闻标题采用对仗的形式,达到的就是“雅”的要求。

不同的媒介,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对于标题的表现形式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报纸等纸质媒体的标题由于有引题、肩题、主题、副题和实题等多种表现形式,在主题提炼和信息传播上有更多空间把文章做足。

电视新闻标题由于屏幕所限,为不破坏画面美感,往往字数不宜过多,长度不宜太长。

只简洁叙述新闻事实,仅仅用关键词或点出部分新闻要素,有时没能很好地提炼和深化主题,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没能淋漓尽致地传播主题思想。

尽管简洁明快的叙述提示和扼要概括式标题成为电视新闻标题的常用格式,但是近年来不少电视媒体尝试采用对联对偶对仗式词句作为电视新闻标题,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增加了电视新闻标题的多样化,拓展了电视新闻的表现空间。

所谓“对仗”,是一种修辞方法,指的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几个句子,对称地排在一起。

在有些地方,对仗也被称为“对偶”。

对仗的形式可以让文字显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同时便于记忆,比一般陈述更具感染力。

②在中国古典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章回小说的回目采取对仗的形式。

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每一章标题都是文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吸引读者,而且容易记忆。

我们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也可以继承古典小说的标题制作传统,采用章回型标题,效果不错。

③    对仗式词句别具一格,具有全面的对称美功能,能够深刻表达主题思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同样的新闻事实,用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来制作标题,效果会不一样,有些甚至截然不同。

电视新闻虽然有画面作依托和支撑,有些画面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些新闻节目出几个简短提示的关键字就足够了。

但精炼简洁的对仗标题更能生动传神地表达主题思想和传播内容,在同样的字数和时间内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

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消息《交警来开会 高速路堵车》就是一条堪称经典的对仗标题

黑龙江电视台在《新闻夜航》节目中播发的这条消息记录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交警联手开展打击高速公路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却把会场设在了高速公路的收费口。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是交警热火朝天的开会,一方面是堵车司机的怨声载道,揭露了政府机关工作上的形式主义问题。

而在标题制作上由于以对仗标题来展现事实的对比,深化了报道的主题,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和传播的效果。

从笔者所在的广西河池电视台的实践看,由于注重电视新闻对仗标题的应用,近年来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拓宽了标题制作的途径和表现空间,丰富了标题制作的形式,深化了新闻标题制作的意蕴,也增加了新闻标题制作的文采,可谓一举多得。

2009年,广西河池市管辖的宜州市在广大农村全部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村民自觉遵守并建立起监督机制,促进了乡风民俗的转变。

这是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动和一大成果。

如果新闻标题只是一般表述“宜州市修订新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改变”就略显平淡。

河池电视制作标题《宜州:修订新村规带出新乡风》,这样,就在突出主题的同时,让观众念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住,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该作品获得2009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二、在电视新闻中使用对仗标题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       标题是现代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新闻信息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

④在报纸中,读者会经常看到对仗式的标题,但是在电视新闻中,大家似乎不太留意标题的形式,这样的原因是电视相对于报纸、杂志等文字媒介,更倾向于使用画面与声音吸引受众

电视是以声音、影像和文字作为基本的表达媒介的,是一种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再加上现在频道急剧增加,观众电视节目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如果不能看到自己所关心的内容观众就会换台。

电视新闻标题观众来说,它是第一视觉的冲击波,电视新闻标题如能做到瞬间吸引观众眼球,就会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对仗标题语言凝练,意境悠远,配合电视声音画面,能引起观众注意,激发观众兴趣,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对仗标题运用得当可以引人入画、揭示内容、增加信息,加深观众印象,甚至美化屏幕,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享受,标题字幕消除而余味未尽的美妙意境。

特别是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更是让人领略到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对仗标题点亮电视新闻的眼睛,调动观众的“胃口”,传达出节目的精、气、神,承载着丰厚的表意信息,是点染、开掘、深化电视新闻主题的重要手段。

当然,对仗标题虽然有凝练生动的效果,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巧妙运用,不可滥用,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在新闻传播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报纸和杂志中的对仗标题一般来说要做到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意境深邃,才可谓佳对。

⑤相比于文字媒介,电视新闻中所采用的对仗标题没有那么具体的规定,词义对衬和声韵要求也没那么严格,制作对仗标题相对简便易行,寥寥数语既能精确提炼主题,满足观众欣赏需求,又生动传播信息内容

河池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一以贯之地以对仗标题作为节目的一种形态已经坚持十年。

十年磨剑,颇有斩获。

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有些观众还针对对仗标题与该台采编部门探讨。

近年来该台不少获得省级以上政府新闻奖的作品在标题制作上都以对仗标题的表现形式取胜。

如获得广西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资源循环再利用年淘三废增十亿》、《龙滩今截流丰碑屹大江》、《水南公路通车西南赶海提速》。

同样获得广西新闻奖、广西广播电视奖各类奖项的《冰封路阻两千旅客滞留南丹紧急救助不让一人受冻挨饿》、《天南地北候鸟人旅游发展献良策》,《缫出高质经线丝助推产业链突破》、《探索德育新途径感恩之心伴一生》等十多篇作品由于对仗标题的巧妙应用,使得电视新闻标题的结构婀娜多姿,形式典雅优美,意蕴深刻精炼。

三、电视新闻对仗标题不可刻意为之,应言之有物       大家都知道画龙点睛的重要性。

给龙画上眼睛,除了要保证眼睛画得好看之外,还必须确保所画的的确是龙的眼睛才行。

如果在龙的身上画上一对兔子的眼睛,即使眼睛画得再好看,也是不行的。

同样,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如果只是追求好看、好听、好记,而不注意与新闻本身的内容保持一致,也是不可以的。

这样的新闻标题,就算很能打动人心,也应当忍痛割爱、弃之不用。

如果一味追求在标题上达到对仗的形式,而不能让其很好地与新闻内容本身结合起来,只会适得其反。

毕竟,新闻作品不同于纯粹的文学艺术作品,新闻标题不能含而不露,相反,它往往要求一语破的,点明这篇报道的精髓所在,令读者一目了然。

⑥在电视新闻的运用中,更是如此。

电视新闻主要通过画面、声音、文字的有机结合,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传播,使观众接受新闻信息

电视新闻为了画面的完整性,往往尽量采用单行题,要求在短短的一二十个字内,高度浓缩新闻的主要内容,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

对仗标题由于形态引人,词句经过精心提炼,内容会更加精准,做到言之有物,挑出新闻点,增加吸引力。

2009年度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的电视消息《山西:调整媒炭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和《芜湖:万吨巨轮下水浪卷员工入江》同样在标题制作上巧妙运用对仗式手法,因其思辨色彩而引发更深更广的思考。

杭州电视台报道西湖从钱塘江引水成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钱塘活水来》,“上海东方夜新闻”采制上海夏天一场暴雨之后旧危房漏雨的消息《夜来风雨声屋漏知多少》因巧妙制作对仗标题,给人在获知信息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果可以将对仗形式的标题用得恰到好处,那么一定可以给电视新闻作品增色不少。

对仗标题制作内容上要求在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凝练精当、立意新颖、切中要害的文字提炼主题,准确地把电视新闻主题和声音画面所承载的内容精妙地用文字提炼出来,不能只为字数对仗内容随意空泛,这也最能体现作者文字的功力和语言的艺术。

对仗标题制作在形式上讲究文字工整有韵律。

制作时或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或借用古诗词格律,或在动词上做文章。

如果能运用得恰如其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标题富有文采、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起来言简意赅,往往记住了标题就记住了新闻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36―3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石坚:《新闻写作学》第142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冯印谱:《新闻标题制作100招》第92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④甘险峰:《当代报纸编辑学》第6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石坚:《新闻写作学》第142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石坚:《新闻写作学》第149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为广西河池电视台台长、主任记者)。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