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同抗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郭博文。

2020年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当前,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携手赢得这场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超过13亿人口的非洲一直是全球担忧的焦点。近日,由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中国江苏网共同主办的中非共同抗疫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研讨中非抗疫共同体的建设要点、中国在支持非洲抗疫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疫情之下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

研讨会采用“线上分享+线下研讨”的方式,邀请了2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进行隔空对话。

在学术研讨会非洲连线”环节,非洲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南庚戌说,在非洲,对疫情的负面担忧已经超对疫情本身的擔忧。对此,他表示:“除了依靠央媒,还将多发挥民间媒体聚合作用,传播更多真实的声音和真能量。”。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津巴布韦公司经理魏伟说:“在各地部门关心和领导下,帮助所在国开展防控工作,支持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信在中国政府积极配合下,一定能早日恢复生活和经济发展。”。

第29期援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杨小冬是本次研讨会唯一的援非医疗代表,他说,“我们与当地卫生部、疾控中心、世卫组织官员等组成工作小组,定期研讨防控策略,期间,医疗队向桑方转发中国方案、标准等30多次。”杨小冬透露,目前,中非共同抗疫一直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抗疫效果。

在探讨非洲疫情专题环节,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为中非携手抗疫提出诸多积极建议。

现场,南京大学华智研究院与中国江苏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实现双向赋能,整合优势资源,砥砺学术思想。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的为海外华人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的新型高端智库,在接下来的全球抗疫行动中,将通过与中国江苏网新搭建的“智库媒”广泛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信息,向全世界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历经风雨洗礼和国际风云考验的中非关系,早已结成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

“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如是说。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2020中非抗疫的故事,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又增添了一个温暖的注解。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只有风雨同舟、团结协作,以更坚定的信念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赢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