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本溪县农村地区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

作者:王英 富彦 肖顺丹 张乃生 范莹 杨海燕。

【摘要】 目的 了解本溪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探索和推广适合本县广大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适宜技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方法 通过调查辽宁省本溪县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本地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结论 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病知识,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推广安全廉价的适宜技术,指导合理使用降压药,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关键词】 农村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能导致心、脑、肾等多个靶器官和系统的病变。有效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方法。我国由于城乡差别及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认识不足,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问题尤应重视,为支持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我县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于2008年对辽宁省本溪县农村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知晓率为27.36%,治疗率17.79%,控制率为3.03%,总体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知晓率为30.6%,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面对极低的控制率,我们对部分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县两个村,共抽调125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68例,年龄为49岁~81岁,平均年龄63岁。所选患者均符合WHO/ISH 高血压诊断标准[1],其中I级49例、Ⅱ级51例、Ⅲ级25例,纳入研究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制定服药计划,健康指导和监督服药。每2周进行复诊或电话随访,共随访3个月,进行服药依从性记录。入选时本组患者中仅有33例(26.4%)坚持服用降压药,23例(18.4%)经常漏服,39例(31.2%)曾经服过降压药(多数在有症状时服用),30例(24.0%)从未服过降压药漏服标准:一周漏服药物>3次,停药标准:未服药≥7天。 2 结果 本组125例患者六次随访结果如下(见表1,图1):完全遵医嘱服药患者六次随访结果:56(44.8%)、68(54.4%)、83(66.4%)、75(60.0%)、98(78.4%)、103(82.4%);经常漏服患者六次随访结果:48(38.4%)、40(32.0%)、31(24.8%)、44(35.2%)、24(19.2%)、22(17.6%);中途停药的患者六次随访结果: 21(16.8%)、17(13.6%)、11(8.8%)、6(4.8%)、3(2.4%)、0。 虽然坚持服药患者的曲线存在波动,但最终趋势是上升的。通过医务人员的随访,监测血压和不断给予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途停药患者逐渐减少;漏服药物的患者总趋势也是减少的,漏服患者中大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患者。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脑卒中、心衰和肾功能的危险因素,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患者达到1.6亿多人,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是22.5 %、17.4%、3.5%[2],2005年12月1日卫生部心血管防治中心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揭示了我国心血管病危害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30.6%、24.7%、6.1%,我县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7.36%、17.79%、3.03%,总体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患病率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上升迅速。由于农村受医疗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使高血压治疗存在很大误区,按照循证医学规范治疗高血压病已是当务之急,提高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已刻不容缓。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