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126例观察

作者:于美瀛, 李心平, 吴英姬。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疗效。方法 在农历“伏九天”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贴膏,贴在治疗穴位上,观察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疗效。结果 3年为1个疗程,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能对小儿呼吸系疾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 外感病症; 哮喘/治疗; 穴位贴敷; 外治法; 伏九天, 儿童。

小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疾病是儿童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哮喘、咳嗽、鼻鼽、反复感冒等范畴,临床上以咳嗽、咯痰、喘、鼻塞流涕等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日久给患儿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带来诸多影响,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三伏”和“三九”寒暑期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可提高儿童的免疫功能。从2003年开始本院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丹东市中医院20030716/20060720门诊贴敷患儿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3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6个月;支气管哮喘20例,支气管炎54例,过敏性鼻炎1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6例。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年龄3~15岁;(2)连贴3年,且观察1年以上者;(3)治疗过程中未使用其他治疗药物者;(4)家长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伴有严重肺部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发作期及严重心脏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细辛、前胡、生麻黄、冰片按6∶6∶3∶3∶2∶0.8比例共研细末,密封保存备用。贴敷部位:初伏:肺俞(双)、定喘(双)、天突;中伏:风门(双)、厥阴俞(双),膻中;末伏:大杼(双)、心俞(双)、华盖。贴敷方法:将预先准备好的药物用鲜姜汁调成膏状并制成直径为1.5 cm,厚0.3 cm的药贴,置于穴位贴敷胶布的固定环内,在相应的穴位上贴敷,根据耐受程度,一般贴2~4 h,以患儿感觉轻微灼热感为度,太久则要起泡。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时间为10 d,每年夏天从入伏开始,每伏贴1次,连贴3年。冬季从数九开始前三九的每九第1天贴1次,方法和穴位同三伏贴敷的方法,连贴3年。敷贴当日禁食生冷、牛羊肉、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发热或皮肤有破损不能贴敷。

1.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经验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1年内无发病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2)有效:发病次数减少,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3)无效:发病次数无减少,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1。表1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呼吸系疾病疗效

3 讨论。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脏器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常表现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往复不已。很多患儿因此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而出现菌群失调,抵抗力低下。此类疾病虽然表实在外,然本为肺、肾不足,且本虚标实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则为发病的诱因[2]。《温病条辨·解儿难》:“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防治疾病顺应天气和时节变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所谓“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因此选择在农历“伏九”期间,采用中药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形成特定的刺激,以疏通经络达到驱除肺中寒痰,拔病外出,扶正固本,防病治病的目的。三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即所谓“春夏养阳”,此时贴敷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药力直达脏腑而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三九天天气最寒,也是由阴转阳,阳气初动之日,即“冬至一阳生”,此时进行贴敷可振奋阳气、疏风散寒、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