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改革路向何方

像戴师傅一样的出租车司机们,盼着念着的是出租车行业改革的“靴子”落地,能“降降份子钱,管管那些专车”。

毕业论文网   进入五月,初夏的阳光照射得整个街道都燥热起来,在北京市王府井这个繁华商业圈里,有出租车三三两两地停靠在步行街入口路边等待客人用车,然而与往年“一车难求”的场景截然相反,《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发现不少驾驶员甚至在车里睡起了大觉。

戴轩(化名)是一名隶属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运营分公司出租车司机,北京通州人,从21岁入行,至今已经在出租车行业工作了近20年。

他开的是早班,每天早上6点发车,下午6点换班。

刚刚出车不到俩小时,戴师傅就在滴滴出行软件上见到《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发出了目的地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用车需求,之后用他自己的话说,“碰运气,让我凑巧离你较近,抢单成功。

”   当被问及生意如何时,戴师傅直言,“像您这单生意对我来说就是好生意,求之不得。

”另外,他还征求《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的许可,“我把您放在机场到达层电梯处吧,之后我就空放到三元桥拉活了。

”   让《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意外的是,戴师傅并不愿意在机场候着拉活,他解释说,“在机场排队一等就得至少俩小时,可耗不起!”   “运气”几乎是出租车司机最常说的一个词,戴师傅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运气好的话,前一位乘客刚一下车,就能遇到另一位乘客直接上车,这是我们最希望遇上的事儿。

”   戴师傅今天的运气不是特别好,连续空放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拉到我这一个“大活”,之后还要继续空放,到好拉活的区域去等乘客

“这些年奔的就是挣够了份儿钱,还能有乘客让我们挣够生活费。

”话语间透露出这位老出租司机的焦虑。

隐形的“欠款”   “我们这份子钱是每个月都得打到公司的卡上去,然后银行自动扣除,一旦扣钱不成功公司就会打你电话。

然后就告诉你在几个小时之内把钱打进去,不打进去就停你表,甭拉活儿了。

”   戴师傅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北京从原来的一千多家出租车汽车公司,后来合并至如今的两百多家,99%都是这种模式,司机签署用工协议,然后所属出租车汽车公司给予“四险一金”的“福利待遇”,另外还要缴纳各种税,其中最大头的就是份子钱,每个公司不相上下,每辆车约为6000—7000元/月,折算下来每天大约缴纳300元的份子钱。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贾顺平指出,长久以来,我国出租车司机就需要以高价购买经营许可权,即“份子钱”,而且在运行区域与定价上需要接受管制。

师傅说,平均算来,我每天大约前7—8个小时是给出租车公司、加油站和修理厂跑的,只有接下来的时间,下午3点至6点挣的钱才属于自己。

“这段时间内,如果跑不到100块钱,再刨去吃穿用,这样一个月下来,生活都没着落了。

”   戴师傅还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列出了收支明细,“每天的份儿钱是300多块钱,一辆出租车每天的驾驶里程在五六百公里,但是实际载客里程也就有三四百公里,而这才是‘创收的有效里程’,有接近一半的里程是放空车或等车、堵车。

”戴师傅坦言,这些空载的路程也会白白烧去不少油,对他们而言,这和“份子钱”一样都是每天必须明明白白花出去的钱。

在等待红灯的过程中,戴师傅也和《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出了他的心声――“现在经常是不想干了,感觉开不下去了。

一是坐进驾驶室就想着一天要还多少钱,二来相比不少转行去跑专车的老哥们儿,跑车时间没差多少,可挣得和我们比真是天上地下。

”   出租车不再是“香饽饽”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北京流动人口增长了约为1000万人,目前北京市人口迈3000万人,而这段时间内北京出租车的保有量一直保持在66000辆左右,出租车企业则为200余家,这意味着在北京,500人将共用一台出租车

顺平强调,多年以来政府一直严禁其他参与者进入出租车市场,但传统出租车市场又因投放数量过少,让市民出行问题一度陷入瓶颈。

“在出租车数量供不应求的大环境背景下,网络专车服务首先作为出租车的有效补充出现,而这一出行用车市场的分化也具有存在必要。

”   由于网络专车应运而生,使得打车软件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及其提供的司机签订“四方协议”,在规避法律制裁的同时,催生了不少私家车甚至“黑车”进入出行用车市场。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通过多次出行体验获悉,专车相较出租车的确具有优势:等待时间短、服务体验好,甚至还会有一些代金券、折扣券可以辅助享受用车服务。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网络专车推出后逐渐受到市场青睐,传统出租车市场岌岌可危,“我们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骤减。

”戴师傅深有感触,“接到您这一单都是通过打车软件,可想而知,现在不少拿着手机在路边等车的乘客都约的是专车,就是我们出租车走到边上了也不用。

”   过去招手即停,甚至排队等候出租车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不仅如此,贾顺平还指出,出租车行业有着特别强的行政管制,也正因此形成了一个有高额利益的垄断集团,很多垄断者与管制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实际上又很难公开。

师傅也透露,“过去哪家公司想要进出租车这个行业,可不是简单找几十辆出租车、聘请司机、租个场地就可以。

还要经过一系列材料审核,据出租车公司要求,承包一辆出租车就要在原有车价近6万元—10万元基础上,再多缴纳管理费、税费、通行费等杂七杂八的名目加起来小几万元。

”十几年过去,如今大不一样,“再看现在,出租车公司就算贴着招牌:一年免管理费,也没人来……”戴师傅的说法,也进一步验证了当前出租车行业最大的瓶颈问题:不少出租车司机都流失了。

而这更能解释近些年出现的不少出租车司机维权现象的增多,北京出租车司机联合罢工并围堵出行用车软件公司的事件时有发生。

改革在即,路在何方?   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针对出租车改革方案的讨论便被瞩目,而新规即将出台的消息也被业内持续讨论,不少出租车司机更对此抱有期待。

在戴师傅看来,如果出租车改革新规中能就“降低份子钱”、“放开出租车管制”、“规范专车”等作出更明确的规定,多少会让出租车司机的“委屈”少一些。

近些年,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久遭诟病,拒载“打车难”、绕路服务差或者在打表计时器上动手脚等,戴师傅直言不讳,一些出租车司机为了多赚一些蝇头小利会“动歪脑筋”,但近两年的行业处于劣势,完全是受网络“专车”的影响。

滴滴出行、易到用车、Uber等出行用车软件公司都开始对市场“分羹”,使得身陷窘境的传统出租车市场又迎来“致命一击”,行业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作为全国经济改革的前沿,北京的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呼救声”十分强烈。

对于出租车改革,贾顺平表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承担者,出租车改革应以服务市民为出发点,秉承让乘客享受更为顺畅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顺应市场规律。

出租车改革的具体推进方面,业内不少专家指出了可能的实施方案:首先改革传统出租车,解决原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清理确权、有偿使用金等。

第二步则是规范网络约租车,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如今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像戴师傅这样的出租车司机也不无担心,“未来的出租车将往哪里开?会怎样开?”站在互联网风口的出租车行业已经有了动向,像首汽集团推出的“首汽约车”,已经向网络专车市场切入一段时间,但当《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问及戴师傅会否考虑转型时,身为老司机的他憧憬说,“新规赶紧出台吧,只要能降降份子钱,管管那些专车,我还想再跑几年出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