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开发的客观现实,生态文明的意识、道德、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73—01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理论依据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出发点,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因此,自然界人类的母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要受到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部自然的限制,这就是“人的自然的本质” [2]。

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自然界对人、人类活动的前提性的基础上,又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自然的能动性。

人和动物不同,可以借助自己的意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促进自身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三大生态危机,这三个方面密切联系,形成了相互反馈并促使彼此更加恶化的循环。

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迫使人类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由此必然导致更多的资源损耗、更大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能源消耗。

这种状况超过自然界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生态危机,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人的行为总是受其背后思想文化的支配和影响,因此要摆脱生态危机,校正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就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帮助人们建立新的生态价值观,促进生态文明的高度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哲学视野中的价值是表示客体所具有的功能、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所存在的效益关系,而生态价值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态价值,即指生态所具有的价值;二是生态价值,即人从事对于生态价值的活动来满足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从第二层意思来理解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的生态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

其内涵包括三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来源于价值客体――生态环境。

人类来说,生态环境的价值表现为生态的资源、审美价值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形成的基础。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取决于价值主体――人的需要。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越来越强烈。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责任感,满足价值主体整体和长远的生存发展需要。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形成的前提。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于价值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蕴涵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生态伦理道德的接受,不仅要内化为他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而且要外化为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行为。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形成的途径。

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等生态危机,我们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生态文明的意识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观教育,使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 陈鹤]。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