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启大桥墩身钢劲骨架施工工艺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崇启大墩身钢劲骨架施工工艺。

通过现场的实践,与常规脚手架作为骨架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采用自制桁架式钢劲骨架施工方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字】崇启大墩身钢劲骨架脚手架      1 概况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是沪(崇)苏公路越江通道的北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崇启大桥全长4.5476Km(起讫桩号K32+000~K36+547.6),由南引桥(江苏段)、主桥、北引桥组成,桥梁标准宽度33m,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时速100Km/h,设计基准期100年。

崇启大墩身采用矩形倒圆角花瓶形,按左右两幅分离式布置。

墩身底部长5.5m、宽2.5m或3m,墩顶长7.2m、宽2.5m或3m,墩身高度为13.491m~32.701m;混凝土采用C45高性能海工砼。

空心墩底部4m和顶部2m为实心段,中间空心处墩身壁厚70cm。

2 施工难点   2.1 自然条件恶劣    桥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风大浪高、水流流速大、流态复杂多变;施工受台风、潮差、涌浪影响较大。

桥位区域春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秋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每年受台风影响月份为5~11月,历年极大风速26m/s。

桥区的潮型呈不规则半日潮,如受台风或强热带气旋影响,还会出现涌潮现象。

桥区以涨潮流为主,主槽(即大桥主航道处)中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大流速2.56 m/s。

2.2 施工风险大    墩身施工结合了水上作业和高空作业的众多风险,是立体交叉作业,受强风、大浪,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较大。

墩身施工的垂直运输工具为水上浮吊,受风浪影响较大,材料运输安装不便。

墩身钢筋的定位、固定,工人施工操作,安全防护较困难。

2.3 工期紧    崇启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启东市到上海市的车程,成为连接上海市与江苏省的快速通道之一。

为了早日通车,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业主方要求工程能尽早完工。

3 方案分析    墩身钢筋分段绑扎,接头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工艺。

因为施工作业面较小,又是水上高空作业,该地区风力较大,工期又紧,所以墩身钢筋施工中的定位、固定绑扎所使用的骨架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⑴ 结构牢固,能准确定位并牢固固定竖向纵筋,能抵抗强风袭击。

⑵ 方便工人绑扎钢筋,有利于工人安全防护。

骨架施工工效要高,能方便地进行搭设和拆除。

骨架制作成本要低,最好能进行周转。

3.1 方案一:钢劲骨架施工工艺   3.1.1 钢劲骨架设计    骨架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来定位,固定钢筋;二是作为工人绑扎钢筋的临时脚手架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墩身的四个角部没有拉筋布置,所以可以利用在墩身的四个角部放置钢劲骨架

考虑到水上施工运输不便,钢劲骨架采用Φ48×3.5钢管制作成桁架式,底部尺寸为40cm×30cm,高6m。

照此制作的钢劲骨架具有重量轻、刚度大、取材方便,以及现场施工时运输、安装,拆除都很便利的特点。

利用Φ48×3.5钢管制作的桁架式钢劲骨架安装在没有拉筋布置的墩身四个角部。

3.1.2 工艺流程    使用这种钢劲骨架墩身施工流程如下:    钢劲骨架安装固定主筋连接,固定→箍筋绑扎→拉筋绑扎→垫块施工钢筋验收→钢劲骨架拆除→模板安装    在施工上一节墩身时,先将钢劲骨架分别吊至墩身四个角部,与预埋在混凝土里的Φ48×3.5钢管用扣件固定牢固。

用短钢筋钢劲骨架底部与墩身预留钢筋焊牢,以加强钢劲骨架的稳定性。

钢劲骨架全部安装固定牢固后,用Φ48×3.5钢管将四个角上的钢劲骨架钢管和扣件连接起来,使以四个角上的钢劲骨架为主的骨架体系形成一个整体。

钢劲骨架安装完毕后,进行主筋连接、固定,按照墩身主筋位置将横向钢管定位好,并用扎丝将主筋绑扎固定钢劲骨架横向钢管之上。

接着进行箍筋和拉筋绑扎,箍筋为形状,为开口箍形式,所以施工人员全部在墩身里面进行箍筋绑扎,只留一两名工人在外面专门卸钢筋,传递钢筋

钢筋绑扎完成后拆除钢劲骨架

解除主筋钢劲骨架横向钢管之间的固定扎丝,将连接钢劲骨架的横向钢管等全部拆除后,用吊机将钢劲骨架吊出墩身

最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进行下一节墩身施工

3.2 方案二:使用常规脚手架    参照陆上墩身施工方法,搭设常规脚手架作为钢筋定位、固定绑扎所使用的骨架

施工流程如下:    搭设钢管脚手架主筋连接、固定→箍筋绑扎→拉筋绑扎→垫块施工钢筋验收→脚手架拆除→模板安装    本工程采用的是桁架式模板模板宽90?M。

模板上直接搭设的脚手架宽60?M。

将里侧的钢管模板的吊耳穿过,并用扣件卡死。

围绕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立杆间距约为1.5m,步距为1.5m。

四面均设置剪刀撑。

为减轻角部受力,在脚手架的四个角上,用钢管支撑在模板上。

外面的脚手架还要与墩身中间空腔处的内脚手架连接固定

墩身主筋定位固定脚手架的横向钢管上,绑扎箍筋和拉筋时,工人全部在外侧的脚手架上进行施工

钢筋绑扎完成后解除固定主筋的扎丝,将脚手架拆除,然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进行下一节墩身施工

3.3方案比选       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方案一施工工效高,骨架稳定,人员操作方便安全,所用工日和材料较少,比方案二安全、经济,合理。

4 结语    墩身钢筋绑扎在经过两种方案的实践对比后,全部采用了钢劲骨架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加强了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加快大桥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