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护理价值。

方法 8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各42例。

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褥疮、泌尿系统、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毕业论文网 /6/view—11528626.htm  【关键词】 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骨折;应用价值ki.11—5547/r.2015.33.161   循证护理是加拿大学者最先提出并使用的一种医学概念, 其核心思想是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 对个体患者医疗做出决策[1]。

其包括四个连续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 股骨粗隆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老年人骨质疏松, 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或内收, 使粗隆部位发生骨折, 治疗时需要长期卧床, 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2]。

为了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护理质量, 本文选取8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股骨粗隆骨折患者84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各42例。

研究组中男30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60.2±6.5)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61.7±5.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包含各种常规检查和康复锻炼;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 2. 1 褥疮问题 受伤患者年龄较大, 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

循证支持:当皮肤受压、机体循环受限时, 皮肤的温度升高, 从而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 如果压力过大且持续24 h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3]。

护理措施: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每2小时翻身1次, 避免持续性一侧受压, 可以使用褥疮垫, 效果观察:12 h后患者骶尾部红肿症状明显改善, 局部温度下降, 24 h后红肿完全消失, 皮肤恢复正常肤色, 未发生褥疮情况。

1. 2. 2 泌尿系统问题 因为患者卧床休息, 尤其是男性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 尿液潴留更易发生感染。

循证支持:据临床资料分析, 患者发生泌尿感染, 留置导尿管更易发生。

导尿管更换时间1~2周, 有置管的患者防止尿管堵塞。

护理措施: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2000~2500 ml/d, 及时观察置尿管患者, 会阴护理 2次/d。

未见有患者发生泌尿感染。

1. 2. 3 肺部感染问题 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减弱, 长期卧床进而继发细菌感染, 出现肺炎。

循证支持:经查阅文献, 卧床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率在10%, 是常见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定期进行病房消毒通风, 注意口腔卫生, 取半卧位, 日常做扩胸运动、深呼吸, 家属可辅助患者, 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

根据患者病情可给予抗感染药物或进行雾化吸入。

效果观察: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 给予护理2 d后咳嗽明显减轻, 5 d后肺部体征消失。

1. 2. 4 深静脉血栓问题 患者股骨粗隆骨折, 下肢长时间不活动使血流缓慢、瘀滞, 垃圾毒素堆积不易代谢, 长时间后形成血栓。

循证支持:查阅, 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 且随年龄增大, 发病率逐步增高, 多见于术后、外伤、癌症晚期、昏迷或长期卧床患者, 下肢不能活动患者是高危人群[4]。

护理措施:进行下肢抗血栓治疗、注意保暖、防止刺激性静脉痉挛使血流淤滞。

可以采用主动和被动锻炼, 饮食清淡。

效果观察: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 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抬高下肢, 进行功能锻炼, 3 d后腿部恢复正常。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如褥疮、泌尿系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两组的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江蕙君.百岁老人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合并糖尿病1例围手术期循证护理.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 16(7):99—101.   [2] 李骅玫.临床路径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5):104—105.   [3] 张春丽.循证护理对预防骨折患者压疮的疗效研究.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1):114—115.   [4] 戴惠琴.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护理.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 1(6):255—256.   [收稿日期:2015—06—11]。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