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干部到村怎么干

驻村帮扶干部到村怎么干。

全党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各级党组织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来抓,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思路,构建“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争先氛围,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因为全国各地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需要派出扶贫工作队,到农村去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并需要有特别能吃苦和不怕难、真心、真正“久住沙家浜”帮扶志向的工作队员驻扎在农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首先,担任驻村帮扶干部,没有扎实的作风不行,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行,没有干事创业的责任心也不行;作为各级党委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既代表着派出单位的形象,也代表着各级党委的形象,其工作成效如何,方方面面都很关注。一方面,对扶贫帮困工作的目标,进行考核。并且对下乡工作队员的表现和口碑进行明察暗访(当地百姓群众会说实话的),及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他们在乡下扶贫帮困工作中的情况以及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并趁机进行阶段性的部署或安排。另一方面抽调工作队员的当地党委和政府,或派出单位,要惦念着对扶贫工作队员乡下工作和生活上以及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并及时解决或用各种形式去慰问、看望他们,让他们不牵不挂地在乡下工作,这样,他们才会驻扎在村和老百姓坐一条板凳,干劲实足。

其次,克服“经验主义”思想,真抓实干。不用猜测,这些工作队员下乡之前肯定要经过集中业务培训的。但是,有些工作队员是怕吃苦的,把抽掉自己下乡工作队员,说成是单位领导跟他(她)过不去,背地里整他(她),觉得冤枉,把他(她)发配到农村去吃苦。甚至还有的下乡工作队员,戏谑地把自己下乡说成“去劳改”。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要端正思想认识,主动调整心态,必须从零开始、从头做起,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靠人脉和关系,在下乡的村,争取到项目或请有关人员下乡搞讲座、搞培训;帮助扶贫对象,协调资金和物资,在乡下安心工作和生活,和老百姓坐一条板凳或一铺炕上或围坐在火塘、火盆边,访贫问苦,拉家常、话桑麻,找准贫困症结,理清抓党建、抓扶贫工作思路,迅速打开局面,推动工作落实,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上,动心思、动脑筋、动嘴巴、动腿脚。

再次,要坚持廉洁奉公。驻村帮扶干部,对自身能力是一种锻炼,对自身操守也是一种考验。在群众家门口搞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改进作风,树立群众威信。一是依法办事。在开展工作中,要坚持按法规、按程序、按制度办事,处理村级事务要公正、公开、公平,“一碗水端得平”,使权利在阳光下运作,经得起群众的质疑和监督。二是民主管理。组织班子成员、全体党员认真过好民主生活会,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帮扶干部单位的优势,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