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廉让百姓生活“得劲儿”】 蛟河市林业局张效仲

哈尔滨是传说中的浪漫之都,夏天有桃红柳绿的太阳岛、碧波荡漾的松花江,冬天有晶莹剔透的冰雕雪景。

素有“东方小巴黎”的别称、“东方莫斯科”的雅号。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与时俱进,普惠民生,为城市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人民编织了生活保障网。

顺民意 解民忧 惠民生 民生市长倾情棚户区      张效廉祖籍山东梁山,生长在吉林林场,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过多年共青团工作,所以在他身上,既洋溢着团干部青春的活力、干劲和热情,还兼备着东北人特有的质朴元素和不平则鸣的好汉基因,更有着深厚的民生情结。

2007年2月4日,和着早春的节拍,张效廉就任哈尔滨市市长。

他上任后调研的第一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其目的是要了解百姓的真正需求,想有的放矢地为百姓办点实事,要传递党和政府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真情和决心。

关于民生张效廉的理解非常质朴:“民生就是人民要生活,生活要幸福,幸福就要‘得劲儿’,我们要想人民所想的事,办人民所需的事,这样人民才能幸福,才能‘得劲儿。

’当前最迫切、难度最大的民生问题,是解决百姓住的问题。

”   “好民居”工程被列为民生行动第一项计划,核心就是让老百姓“有好居”、“居得好”。

哈尔滨市抽调40名骨干力量成立了棚改领导小组,张效廉亲自担任组长。

他和领导小组成员轻车简从,明察暗访, 足迹踏遍哈尔滨市的每一个棚户角落。

在五保户杨秀芝家中,张效廉看到这间只有五、六平方米的棚户屋里居住着祖孙两人,小屋里连一张写字的桌子都放不下,孩子只能在自己的腿上写作业。

效廉同志唏嘘不已:“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哈尔滨,仍有8万余户居民住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条件极差的棚户区中,这里的居民没有一位副处级以上的干部,连直系亲属都没有!身为市长,我感到十分痛心,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改造棚户区的决心。

”   经过反复论证,市政府确定了“五年任务,三年实现,争取两年完成”的目标,以2008年为起点,争取到2010年完成85片区、5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解决8万余户居民住房问题。

以往棚户区改造是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

这次棚改工程把改善民生放在价值取向首位,站在群众角度算账,真正把棚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创新运作模式,组建了哈投民生拆迁公司、“好民居”建投总公司,提高了市场化运作水平。

创新政策,形成了政策集成创新效应,推出的“拆一还一、捆绑式开发、设置最低保障户型、股转租、温暖拆迁、可买可租、严格执行最低补偿标准”等七大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低收入和困难群众有房住。

在克服了棚户区居住密度大、拆迁难度高、资金短缺等困难后,棚改工程进展顺利,现已拆迁棚户区410万平方米,建成回迁房127.8万平方米

1.6万棚改户喜迁新居,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4412户,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60%和220.6%。

竣工经济适用住房171.97万平方米

“安得广厦千万间”,张效廉的心愿如今得以实现,棚户区改造工程取得了实效,百姓得到了实惠,被称为“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最大实事”。

“抓棚改就是抓民生,把棚改工程当成民心、民生、民力工程和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工程来抓,打一场攻坚战和歼灭战,尽快让居住条件差的百姓走出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住上好房子、大房子。

让改革开放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民众,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最直接体现,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这个市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效廉民生情怀直抒胸臆。

保增长 保民生 保稳定 惠民行动城乡共发展      2009年是哈尔滨市的项目建设年,也是金融危机影响下形势严峻的一年。

哈尔滨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攻坚克难,逆势奋进,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

民生项目,更需反映民意。

百姓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这是张效廉民生精准的注解。

在普惠民生和特惠民生两大方面,张效廉给予了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再就业范围,安置残疾人就业、成立残疾人就业基地、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系列举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

2010年,哈尔滨市政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全心全意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改造范围外延至绕城高速以内,拆迁改造345万平方米,建设总规模465万平方米,回迁1万户。

全年安排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10大方面、60个惠民项目,着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连续三年的惠民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哈尔滨已成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保、便民服务、环境宜居”的民生城市。

市民们对惠民行动给予了高度赞誉。

面对百姓的信任和感激,张效廉无限感慨地说:“民生犹如‘试金石’,如果做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所以政府要始终如一、高度自觉、千方百计地关注民生,有效地施行各项民生政策,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

”   “安民足遂心中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这是张效廉哈尔滨就任时的心语。

是啊,年壮何妨到处家!张效廉已经爱上了哈尔滨这座夏季落英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的冰城夏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把991万父老乡亲当成了他的亲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