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蟾龟【希氏蟾龟的饲养方法】

希氏蟾龟,白天活动较多,在自然界栖息于亚马逊河支流水域、水草丰富的沼泽区等,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区域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玻利维亚。以鱼类及软体动物为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希氏蟾龟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希氏蟾龟的饲养方法

水质:由于野生个体栖息于亚马逊支流水域,或水草丰富的沼泽区等,所以它喜欢弱酸性水质,但因人工繁殖或者人工饲养完全可以适应家庭饲养水质

温度饲养水温在2429度都行,如果温度适宜投喂得当,幼体生长速度较快。冬天可以使用加温设备饲养,在饲养环境内添加温度计时刻观察水温,便于调整。在水温低于正常活动温度时也会少量进食,行动缓慢。此龟耐寒能力好,抗病能力强,所以当温度低于18度时,健康个体也可冬眠。

温度范围(F):空气温度,80''s到80''s;晒背温度,80''s到90''s;水温:70''s到70''s。

水的pH水平:6.0 — 6.2.

食物:希氏蟾龟属于杂食偏肉性,人工饲养下要提供种类丰富食物,河鱼、河虾、乳鼠、蜗牛、蚯蚓、蟋蟀、玉米虫、小型无毒蛙类、以及少量的海鲜和贝类,偶尔可以接受人工饲料,野生个体也会啃食一些水生植物或树上掉落的果实,所以在人工条件下饲养可以往荤类食物中填塞比较常见的水果、蔬菜,或者用昆虫作为素食营养载体投喂。提供鲜活的食物可以欣赏到它那独特的捕食姿态(头部左右晃动)。

光照:希氏蟾龟有接受日光浴的行为,可直接进行太阳光照射,如果没有条件,可提供UVB含量在5%的灯管照射也是不错的选择,UVB灯管照射时间48小时,大可不必天天照射。希氏蟾龟需要晒背,所以应该提供一处晒背点。在晒背点的上方要安置UVB灯管和加热灯泡。如果水温低于推荐的标准,那么建议需要一只沉水式的加热器。它们的游泳技术很好,因此水要尽量深一些。至于底材,从沙子,到精筛过的砂砾,乃至中等颗粒的砾石,都可以。还建议大家使用洞穴和一些固定的装饰,比如可以固定在底板上的大块软木片。

环境大小:由于希氏蟾龟成体可以长到3540厘米,加上水性很好又活泼好动,首选当然是比较方形的玻璃缸,方形便于龟活动,也便于观赏。底材我建议不用,因为这样好清理,如果要用那么要选择表面光滑的底材,不易磨损腹甲。幼体水位不易过深,超过背甲24倍就行了,亚成体和成体水位610倍。水中可以添加休息平台和攀爬物体(如光滑的石块或沉木),最好可以配置水质过滤系统,这样能水里有它的气味感觉环境比较踏实,也可保持水质清澈。

食物: 在野外,它们是肉食性的,以小鱼、昆虫和蠕虫为食。但也有人曾发现,有极少数个体会采食水生植物。

人工饲养下的栖息环境:它们需要晒背,所以应该提供一处晒背点。在晒背点的上方要安置UVB灯管和加热灯泡。如果水温低于推荐的标准,那么建议需要一只沉水式的加热器。它们的游泳技术很好,因此水要尽量深一些。至于底材,从沙子,到精筛过的砂砾,乃至中等颗粒的砾石,都可以。还建议大家使用洞穴和一些固定的装饰,比如可以固定在底板上的大块软木片。

希氏蟾龟的形态特征。

希氏蟾龟鼻子、眼睛、头部两侧均有黑色线一直延伸到劲部两侧(有的个体出现黑线中间断开现象),下巴底下均长有一对触须(触须出现个体颜色差别,一对白色、一对黑色、或各一色),头部和颈部上灰黑色下白色,头、颈下部出现不规则黑色斑点(斑点数量有个体差异或多或少),背甲上部黑褐色边缘带黄,腹甲乳黄色有不规则黑色斑点(斑点数量有个体差异或多或少),四肢上部黑褐色,下部白色出现不规则黑色斑点(斑点数量有个体差异或多或少),四爪下部黑褐色无斑点,指甲前5后4,尾巴较短小。卵生。

性别区分方式主要依靠体形区分。雄龟头大,四肢长,尾较粗长。雌龟体型较大,尾短小。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