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缠人,妈妈巧脱身]头号缠人精妈妈网

“安全距离”法      情景再现:   4岁的航航尽管已经长得很壮实了,可“胆子”却很小,无论到哪儿都胆小地牵着妈妈的手不放,无论看到多么喜爱的玩具,或碰到要好的伙伴,都要妈妈陪看一起玩才成,否则,他宁可紧紧地攥着妈妈的手远远地看着。

妈妈做法:   一边甩开航航的手,一边航航:“你别老缠着我,自己去玩儿,如果不玩儿咱们就回家。

以后也别想让我再带你出来玩儿了!”听了妈妈的训斥,本来就胆小的航航妈妈的手握得更紧了……      好妈妈做法:   指着不远处的“喜羊羊”电动玩具车说:“瞧,‘喜羊羊’来找你了,它还冲你笑呢,快坐上去,妈妈就在身边陪着你!”航航牵着妈妈的手来到喜羊羊跟前,被妈妈抱上去,妈妈一边鼓励一边握着航航的手去摸“喜羊羊”的头和身体。

不知不觉中,妈妈松开了航航的手,站在一步之外看着航航

专家点评:   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较少磨人。

相反,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由父母安排停当的宝宝,容易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

像“好妈妈”那样,注意给宝宝充分的安全感,再一步步让宝宝学会脱离妈妈,独立游戏,这种方法就是“安全距离”法,即当宝宝要找妈妈时,妈妈就在身边,伸手可触,这样宝宝就可以在相对安全的心理状态下,逐步脱离妈妈了。

“统一原则”法      情景再现:   4岁的赫赫很聪明,想要的东西,爸爸不给,就去缠妈妈妈妈不给,再去缠爸爸,千方百计从爸爸妈妈两个人中间寻找“弱者”,打开突破口,不达到目的绝对要黏住你不罢休……      坏妈妈做法:   看到宝宝爸爸那里碰了壁,可怜巴巴地过来求妈妈,那小样儿既可怜又好笑,再加上软磨硬泡,妈妈只好答应了赫赫的要求。

爸爸则站在一边无奈地叹着气……      好妈妈做法:   尽管被宝宝磨得很无奈,也很心疼,但她知道纵容宝宝,带来更多的很可能是伤害。

于是,她仔细告诉宝宝不能答应的原因是什么,而对宝宝的不高兴甚至哭泣仅仅是表示同情。

赫赫逐渐发现,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爸爸妈妈的意见完全一致,他这招“分别缠人”的办法不灵了。

专家点评:   父母态度一致是摆脱宝宝缠人的关键。

孩子专找宠爱他的人缠,也专找态度暧昧、容易妥协的人缠。

因此,父母之间应该约定好,宝宝的哪些事情属于“原则问题”、怎样遵守,不给会缠人宝宝钻空子。

“情感弥补”法      情景再现:   2岁半的诺诺好不容易盼到妈妈下班回来,可是妈妈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只象征性地抱了抱诺诺,就去忙家务了。

诺诺多希望妈妈陪着玩儿啊,于是就总是围在妈妈的身边转,即使妈妈去厨房做饭诺诺也是跟在妈妈的身后“不离不充”的。

妈妈做法:   看到孩子寸步不离地吵着闹着要妈妈陪着玩儿,心里却想着要抓紧时间做饭、洗衣服,只好跟诺诺商量:“妈妈做饭诺诺自己在屋里玩,好吗?”可是,诺诺眼含泪水,站在厨房门口就是不肯离开。

妈妈做法:   看到诺诺很坚定地跟在自己身后,妈妈暂时放下了手里的碗,蹲下身来把宝宝揽在怀中,一边爱抚着诺诺的头,一边亲吻,同时一边轻声道:“妈妈知道诺诺一天没看到妈妈了,一定是想妈妈了。

对吧?”诺诺点点头。

“那你希望妈妈陪你玩什么呢?”“钓小鱼。

”“好啊!可是,妈妈饿了,诺诺也饿了,不做饭我们吃什么呢?这样吧,妈妈只陪诺诺玩两次,然后诺诺自己玩,等妈妈做好饭,我们吃饱了,有劲儿了,再一起玩。

”于是,两次游戏之后,诺诺虽不情愿,但没有再缠住妈妈不放。

专家点评:   宝宝需要父母与他们多一些身体的接触,例如给宝宝拥抱、亲吻和照料,多与宝宝进行语言沟通和目光交流,给宝宝无条件的接纳与爱抚,这样会与宝宝形成亲密的、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宝宝的心理发展才会更健康、更阳光,越来越大方开朗。

因此,当宝宝缠人”时,往往是情感需求使然。

妈妈首先应该尽可能先弥补一些宝宝的情感需要,在宝宝稍稍得到满足之后,再去做事情。

以后可循序渐进,慢慢把彼此的距离拉大,这样才可以让宝宝逐渐学会独立。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