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布鲁诺·巴贝的镜头 回看“昨天的中国”

刘艺琳。

1.三个男人在“香”字下吃冰棍,北京,1973年。

2.晾晒袼褙,阳朔,1980年。

3.工人在南京西路上安装城市夜景的大广告,上海,2010年。

4.在长江大桥留影,南京,1973年。

5.小麦丰收,四川,1980年。

中国的颜色》。

玛格图片社前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摄影生涯中,有关中国的精选之作,运用大量的彩色照片,见证中国从1973年至2018年的发晨变迁,记录中国的时代记忆。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

1941年出生在摩洛哥。他在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和平面设计。上世纪60年代,他加入玛格图片社,1978—1979年,任玛格图片社欧洲区副主席,1992—1995年间任主席。他的作品以对色彩自如协调的运用而著名。巴贝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见证过无数次军事冲突。尽管他不接受“战地摄影师”的标签,但却亲身经历过尼日利亚、越南、中东、孟加拉国、哥伦比亚、北爱尔兰、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的战乱。他的照片也广泛被世界各大杂志采用、发表,并被多所美术馆收藏。

布鲁诺巴贝出生于色彩王国摩洛哥,这个国家被称为神秘的色彩之都。迷人的蓝色小镇、黄金沙漠上的日出日落、赤土泥砖的古城以及绚丽的私人花園,这样的成长环境使他在色彩及光线的运用上有着敏锐的直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布鲁诺·巴贝是第一个用彩色胶卷大量拍摄中国玛格摄影师。这在当时的中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此之前,中国官方摄影记者的纪实影像也往往都是黑白的。他的作品让一直以来只能从黑自照片中想象历史的人们,有了更直观的视觉感受。

近期,他将这些照片整理出版,收录在其最新的作品集《中国的颜色》中,希望借由这些影像作品让更多的人一起见证这高速变化的中国。“假如一个人他先认识了七十年代的中国,看到那些胡同儿,那些走在街上的人们,再对比今天,就会知道,这个现象是多么地吸引他。”布鲁诺·巴贝说。

起初,这本作品集并不叫做《中国的颜色》,巴贝说:“我原本想叫《蓝色中国》,因为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家的穿着都差不多,一整套蓝色或者是灰色的衣服。”这是他对中国最初的记忆,统一的蓝色工装,整齐的领口、袖口,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各个胡同……。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工装、自行车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更年轻一代人,他们出生在高速发展的现在,使用和见到的是科技更替带来的文明,这样就很难去理解当时人们的状态和巴贝眼中当时的蓝色中国。因此,在与出版社沟通之后,巴贝决定给他的书换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名字。

为了甄选这本作品集里面的作品,他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工作。“因为时间太久了,很多照片已经忘记当时拍摄的时间及地点,所以我找到了一个朋友帮我将所有照片里的海报及文字都翻译出来,以便我能更好地理解回忆当时拍摄的内容和原因。”巴贝说。他从三年前开始着手编辑这本书,并且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挑选照片,有时候因为时间和保存问题及损坏的照片还要通过摄影的手法进行修复,工作量非常大。

不过,这个过程让巴贝又一次仔细回看了“昨天的中国”。

“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会认为拍摄这些细节照片没什么特别,但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再回头看,才会印象深刻。”就像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过了几十年以后会成为念念不忘的牵挂,街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是这个时代的烙印。“这些‘平淡无奇的照片对于我来说意义是很大的,因为这相当于几十年的跨度。”布鲁诺巴贝指着相机里刚刚拍到的照片说,这是他刚刚见到的一对父子,他们的状态像极了40年前他曾拍摄过的一张照片,这让他很兴奋。

“但是这位父亲的T恤衫上面有很多的商标,这可能反映了当下的一种生活状态……”作为摄影师,他的观察角度极为细致,他觉得,正是因为生活里面的这些细枝末节才足够打动人。这些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细节填补了人们对于那时候的一种记忆。而同样,摄影师可以用他的作品来呈现这些细节,用细节记录这个时代。我们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件新颖的衬衫是当下生活的投影,这些通通逃不过摄影师的眼睛。就像刚见到我们的布鲁诺巴贝,对着同行摄影师奇怪的印花服装按下快门的一瞬。如果幸运的话,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张照片出现在他的另一部作品集中也说不定。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