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拇指西瓜吊蔓高效栽培技术

拇指西瓜属葫芦科,农业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瓜类,为一年生藤本植物[1]。

由于其果实外观看起来像是超小型的西瓜,所以被称为拇指西瓜[2]。

拇指西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别称佩普基诺 (Pepquinos)、墨西哥酸嫩黄瓜(Mexican sour gherkin)、墨西哥迷你西瓜(Mexican miniature watermelon)、小鼠瓜(Mousemelon)等。

外形和果皮上的花纹与普通西瓜一样,绿瓤,清脆爽口,有点像黄瓜味,但又带点柠檬味[3]。

商品瓜既可直接食用[4],又可作观赏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拇指西瓜2013年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试种成功,适应性强,产量效益好,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摸索,我们掌握了拇指西瓜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一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拇指西瓜在湖南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毕业论文网   1 大棚准备   1.1 建棚   选择灌溉和排水条件便利的种植地,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800 kg,旋耕,平整,搭建大棚,长度30 m,宽 6 m,高2.5 m。

1.2 作畦,沟施基肥   每个大棚设置5畦,畦宽80 cm,畦高10 cm,畦距40 cm。

在畦中间(种植区)挖宽20 cm、深30 cm的?希?667 m2施腐熟菜籽饼肥500 kg、磷肥100 kg、45%三元复合肥100 kg作基肥。

1.3 铺设滴管,全膜覆盖   在每畦种植区附近铺设一条滴管,并使用银膜覆盖整条畦,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

1.4 吊蔓架的准备   每畦立6根高2 m柱子,间隔5 m,拉钢丝将其固定。

将宽2 m,长5 m,股粗0.5 cm,网孔大小5 cm×5 cm的尼龙网固定在钢丝和两立柱之间,尼龙网下端距离畦面25 cm处。

2 培育壮苗   2.1 品种选择   拇指西瓜佩普基诺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台湾地区引进,经过驯化适合在当地种植。

2.2 苗床准备   3月中下旬开始育苗,采用塑料大棚电热加温苗床,穴盘育苗。

苗床应建设在大棚阳光充裕处,与大棚的走向一致,作成宽1.2 m的畦,细耙整平。

畦上均匀铺设电加热丝(70~   100 W/m2),间隔10 cm左右,盖上一层厚约2 cm的细土,在细土上均匀铺上一层厚约2 cm的稻草。

畦上架设小拱棚,覆膜保温

2.3 营养土配制   选取草炭、火土灰和黄土按1∶1∶1(V∶V∶V)的比例混合均匀后,1 m3加磷肥5 kg、多菌灵100 g、敌百虫100 mL(对水均匀喷雾),拌匀后起堆,备用。

选择72孔穴盘育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穴盘中。

装土与摆放同时进行,边装边摇紧,装土量以离口边1 cm为宜,整齐摆放,逐个相互挨紧,空隙用细土或沙土填实。

播种前一天须将装好营养土的穴盘浇透,备用。

2.4 浸种催芽   采用温汤浸种,缓慢倒入55℃热水,边倒边搅拌,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0 min,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水温降到2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4 h,洗净,用湿毛巾包起来,置于25℃条件下催芽。

24 h后,待大部分种子芽长0.5~1.0 cm时即可播种

2.5 播种   播种前一天将装好营养土的穴盘浇透水,播种

将种子根尖向下放入孔内,每个穴孔播种1粒,上盖1 cm厚疏松细土或沙土,覆土浇足水后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

2.6 苗床管理   播种后搭盖小拱棚保温,以确保出苗整齐。

这期间主要通过及时揭、盖膜和电热丝加热调节温度。

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8~20℃,最低不得低于15℃。

出苗后及时将对应位置的地膜戳破,让苗子长到膜外,忌将整个地膜揭开。

出苗到真叶出现期间,易徒长,根据实际情况应及时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导致幼苗徒长;同时预防各种苗期病害的发生,比如猝倒病。

加强苗床水分管理,以保持营养土不现白为宜,过干过湿都不利于苗子的生长。

过干时补水,浇水应在晴天16:00之前为宜;过湿时应于晴天揭膜通风排湿,阴天撒干土吸湿,达到表土干爽不现白为度。

幼苗期一般不需追肥,根据苗子生长的具体情况喷施叶面肥。

如瓜苗瘦弱,可用0.3%尿素液和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3 适时移栽   4月下旬,当幼苗长至10~15 cm(3叶1心时),选择健壮植株,抢晴、破膜带土移栽,每穴1株。

每个大棚种5畦,吊蔓栽培,株距25 cm;每667 m2密度在1 500株。

4 田间管理   4.1 整枝吊蔓   当主蔓长至25 cm开始吊蔓,将藤蔓轻轻绑在尼龙网带上。

留3~5根健壮侧蔓,待侧蔓长至30 cm时也将其绑在尼龙网带上。

及时摘除15片真叶以下的侧蔓及叶片,15片真叶以上主侧蔓不需再整枝,但需及时将老叶去除;当主蔓和侧蔓长至1.8 m时打顶。

4.2 人工辅助授粉   拇指西瓜,不易坐果,在雌花开放时用20 mg/L 氯吡脲药液喷洒幼果,以促进坐果

4.3 肥水一体化管理   移栽时667 m2用发酵后饼肥75 kg饱和浸提液作定根水,按1∶30比例稀释浇透。

移栽1周后视苗子生长状况,适量追1次提苗肥,每667 m2追施3 kg尿素;当植株进入伸蔓期时,施一次伸蔓肥,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 kg、磷酸二铵10 kg;坐果后施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2,随水冲施。

坐果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液25 L/667 m2,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

栽培中后期可追施海藻肥速溶硝酸钙、硫酸锌等,促进植株生长。

4.4 病虫害管理   在全生育过程中有蚜虫、粉虱和红蜘蛛等虫害和猝倒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

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治。

5 适时采收   采前10天忌施肥和喷药。

果皮刚软化及时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实际情况分批采收,或待其自然落果后收集,鲜食最佳;采收时间可持续到10月中旬。

参考文献   [1] 张金鹏,王利波,惠长敏,等.拇指西瓜在吉林省的引种与栽培[J].中国瓜菜,2017,30(3):42—43.   [2] 陶君,杨洁,高艳明.拇指西瓜(Melothria scabra) 的引种与栽培[J].中国蔬菜,2013(13):30—31.   [3] 黄渊军,罗涛,葛少阔.西瓜新品种拇指西瓜[J].长江蔬菜,2013(9):16—17.   [4] 佚名.世界上最小西瓜拇指大小口感清脆爽口[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4(7):11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