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大弱势青少年群体帮扶力度,团市委根据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工作要求,着力构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不断推动和完善人性化和科学化救助,积极探索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理念的新型救助机制与救助模式,提高了救助服务的效能。

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按照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部署,今年六月份,团市委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有不良行为青少年、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流浪乞讨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活动,经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64名流浪未成年人。其中,男童24人,女童40人。

二是真情关爱,统一救助。在准确掌握底数、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救助工作。针对与家庭失去联系的儿童,我们积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他们重新团聚;针对与家长无法取得联系儿童,我们与民政部门沟通,使其在儿童福利院安家落户。并定期组织青联委员、志愿者等深入儿童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2012年元旦期间,我们为儿童们送去了糕点、衣物、洗漱用品、学习用品等物质,并为他们送去了一场文艺演出节目,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三是创新载体,多元救助。努力在救助方式上有所突破,成立了教育、心理、法律等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一支稳定长久的专业化工作队伍,为救助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工作人才以及方法与理念的作用下,大力提高了救助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发展水平,并在教育引导、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救助,取得了良好救助效果。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