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中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摘 要:当前许多农村职业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无兴趣、学习效果差等。笔者就此谈谈农村语文课堂困境以及从大语文角度突围的思考。

关键词:职中语文困境突围

案例:

老师:。

早晨我发现今天感帽了,可能要输夜。请假今天一天。

学生:×××。

这是笔者所教的职业中学学生的一张请假条。如此一篇小小的应用文,格式不规范、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在大农村职业中学,此种现象不是个案。

一、农村中等职业中学语文困境

1.语文地位的配角性。

在许多农村职业中学语文课程已经从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转化为配角学科。职业学校,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对口高考相应处于次要的地位。学生语文学科的关注也相应轻于专业学科语文教材的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语文课本往往只使用基础模块上、下册,每册教学时间为一学年。由于语文学科其自身的特点,也使学生语文学科的兴趣不浓。种种原因,使语文学科的地位在农村职业中学中渐渐边缘化。

2.学生基础的薄弱性。

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职中生在普通中小学语文教育模式里,往往是被淘汰者、落后者。笔者随时会遇到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现象,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很匮乏。

3.学生阅读的从俗性。

许多农村职业中学图书室形同虚设。而社会上的众多针对青年学生的出版物,趋于从俗。究其原因,学生社会阅历以及欣赏水平不高,空间有限。玄幻、情爱、灵异不少,盗版图书比比皆是。某些书店,有中外名著,但标价不菲,且缺乏供人阅读的环境。学生往往将时间耗在游戏和玄幻小说等方面。

4.教师教学的单一性。

农村职业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学科的边缘化,教材的内容简单,学生素质低下等原因,许多教师往往以一只粉笔、一本书、一本教参就完成了一堂语文课,其形式是传统的,思维是守旧的,方式的敷衍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教师没有教学的激情,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沉闷,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语文课堂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

如此困境,作为农村职业中学语文教师,要从这困境突围,让语文课堂能活起来,教师要用开阔的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教师应当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对教材做一定的取舍和扩展。

二、农村中等职业中学语文走出困境的策略。

1.充分利用文化遗产。

《诗经》《论语》《史记》《朱子家训》等经典作品;孔子、屈原、司马迁、岳飞、林则徐等历史人物;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地方历史、地方名人、地方文化等都可以作为传统大语文教材渗入教学中。并作为平时考核计入学期成绩。对历史名人、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交流。从而积累语文素材,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将生活中的语文纳入课堂

生活中的语文现象随处可见,语文教师当引导学生关注,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对联、歇后语、歌词、广告、姓名、寓义、请帖、祭文、情书、玩笑等等,都能进语文教学的内容。让语文教学不脱离现实,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不但谈吐儒雅,妙语连珠,还可在人生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和乐趣。

3.把多媒体用起来。

对多媒体技术掌握是当前众多农村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亟须提高的能力。当前,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将每单元的1~2篇典范课文分配给教研组的成员,让其作为教研任务制作成课件,作为整个教研组的公共资源共享。在教学中,对每位语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当有数量要求。从而让多媒体教学能真正有效的走进农村职业中学课堂,让教师学生们能从单一的语文教学形式中解放出来。

4.发挥图书的作用。

将学校的图书有效利用,用班费订《读者》《意林》或《青年文摘》等杂志,师生共同捐献,组建一个班级书库,班与班之间可以进行图书交流。每堂课可让1~2名学生采用自我发言的形式跟同学进行分享。对于图书的选择上,要充分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让阅读回归到反应真善美和现实关注的作品。

5.从课堂中走出去。

教学的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职业中学的学校活动较多,学生走出去的机会也不少,充分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学生活动,演讲赛、朗诵赛、作文赛、运动会等活动中渗透语文内容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充分利用走出去的机会在参观、实践、公益、实习、郊游完成一些语文任务。学生的考核应从浅、从活、从素质方面考虑。

农村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值得每一个职中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

(作者单位 四川省筠连县职业中学)。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