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癣康致红皮病型银屑病2例

【关键词】 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白癣康。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较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常因银屑病在急性进行期中不适当的某些刺激因素引起[1]。2007年遇到2例因使用白癣康引起红皮病型银屑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58岁,因全身皮疹瘙痒1年加重4周入院。1年前多次求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经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偶有四肢起1 cm左右的丘疹。4周前自行外用白癣康喷剂每日2次,口服白癣康颗粒(用法不详),病情加重。皮损泛发全身,面积扩大,而头面部受累轻。皮疹丘疹外还出现大小不等之红斑、斑块并上覆白色薄片鳞屑,伴剧烈瘙痒就诊并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查:一般情况可,生命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屈侧可见大小不等鲜红斑片,部分相互连接呈网状分布,炎性浸润明显,表面覆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四肢伸侧可见少量散在约0.5 cm×1 cm大暗红鳞屑丘疹,刮除鳞屑后见白色薄膜,白色薄膜刮除后见点状出血,双手指甲灰黄、粗糙,无光泽,无沟纹舌,双小腿胫前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内用双黄莲、雷尼替丁、西替利嗪,外用0.1%依沙丫啶液湿敷,氧化锌糊膏等治疗。35 d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时未见新发皮疹,原有皮疹大部分消退,颜色变淡,无明显脱屑,全身大片出现正常皮岛,部分融合成片。

例2,男,68岁,因全身鳞屑性红斑20年,加重20 d收入院。20年前在外院曾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自述20年来病情反复发作,每次均在感冒、受凉、劳累、饮酒等诱因下发病。皮疹均局限于四肢伸侧及头皮等部,0.2~1.5 cm大淡红色丘疹并覆有鳞屑。1个月前,自购白癣康喷剂外用于患处,每日2次。20 d后皮疹加重,全身起大片状鲜红斑疹,高出皮肤,覆有鳞屑四肢末端皮肤脱落,瘙痒明显入院时查:一般情况可,生命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潮红、肿胀,伴有大量麸皮样鳞屑脱落,手脚呈整片的角质剥脱拌少量渗出。头皮覆盖厚层白灰色鳞屑,头发呈束状,指(趾)甲色泽消失、增厚、变黄并出现甲纵脊,无沟纹舌。入院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给予赛庚啶、雷尼替丁、丹参、双黄连、0.1%依沙丫啶液、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等内服外用药物治疗,27 d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时躯干、四肢红肿消退,颜色变浅,脱屑不明显瘙痒明显缓解。

2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病因不明,有些病例遗传因素很明显,多基因遗传起主要作用。银屑病的易患性与人类第6号染色体(17q)上Ⅰ、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有关[2]。国内还有研究者认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24可导致IL—24受体的持续激活及表皮下附近细胞因子激活,刺激细胞增殖,导致银屑病的发生[3]。其他如病毒感染、代谢障碍、精神因素等也可能引起银屑病[1]。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银屑病4种类型[4]。治疗上各型主要以对症支持、调节免疫、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等为主,但大多数只能达到近期临床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缓解而难以根治,常常复发。红皮病型银屑病常因其他型银屑病在急性期经某些刺激因素,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等激化而来,少数由其他型自行演变而成[5]。该组2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均为白癣康药物引起,初起时,在原有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轻度肿胀,皮疹迅速扩大,相互融合,最后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色,炎症性浸润,表面大量鳞屑脱落,其间伴小片正常皮岛。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