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才女摇身变财女_徐静蕾才女

4月15日,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第四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在全国公映。

“杜拉拉”成本不到2000万,算是徐静蕾自导自演作品中投资最大的一部。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描述白领生存法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用非潜规则的方法在职场打拼,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

如今《杜拉拉升职记》票房过亿,徐静蕾荣登亿元导演俱乐部。

徐静蕾一个昔日才女摇身一变成为最会赚钱的女导演

在这场蜕变中,我们看到徐静蕾的另一面:个性直接、坚决,有自己的主意。

一朵优雅盛开的菊花      有人说,徐静蕾清淡如菊;也有人说她芳雅似兰;还有人说她是绿茶,嗅之芳香扑鼻,入口清凉回味长久……这些个性,让那些错过追星年龄的人或者不屑于追星的人,都会深深喜欢她。

但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时,徐静蕾愣是被拒之门外。

在中戏学校门口,一个导演把她误认为是表演系的学生,使她猛然动了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念头。

电影学院的时候,徐静蕾连一段舞蹈都没跳完,考官无奈地让她绕着大教室跑了一圈!就这样,这个瘦弱的18岁女孩居然就稀里糊涂地“跑”进了表演系,成了娱乐圈里的人。

徐静蕾自成名以来,那清丽的女孩形象一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有一点梦幻,有一点倔强,有一点恬淡……徐静蕾就是这样出现在我们视野里。

无论是在《爱情麻辣烫》的初次登场,还是在《将爱情进行到底》中沉迷于青涩初恋的清纯“文慧”;无论是《越南散记》一身渔装,描摩诗歌、散文的才女天姿,还是《让爱作主》与王志文恩怨纠缠,游离在爱与痛边缘的柔弱少女;无论是《开往春天的地铁》中沉落都市迷离和疏合中的精灵,还是《我爱你》中激烈投入的和本人之间的巨大反差;无论是《我和爸爸》中任性叛逆但始终被亲情围绕的女儿,还是在《最后的爱、最初的爱》中自私执拗濒临死亡的姐姐,她在大多数电影中所塑造的形象大部分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清纯”始终是人们对徐静蕾的最初记忆。

因为那部《将爱情进行到底》,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徐静蕾都是内地青春女星的掌门人,影迷们认为她像一朵优雅盛开的菊花。

神州博客熬头人      提起“2006”,提起“博客”,把这两个词叠加在一起,我们就怎么也绕不过一个名字――徐静蕾

2006年徐静蕾在新浪上的博客仅仅开通112天,点击量就冲破了1000万大关,也因为此,徐静蕾被冠之以2006年“神州博客熬头人”。

2006年12月23日,徐静蕾博客首页左下角的数字预示,其点击量已经跨越了6800万,截至2008年,已经冲破亿量大关!到2008年3月,已经到达2亿多!   “老徐博客”甚至还登上国际顶级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排行榜第一名,成为首个登上该搜刮引擎榜首位置的中文博客,徐静蕾也开始被广泛地称为“老徐”,因为“老徐”是她在博客上的名称,而这一年,围绕老徐的话题,也多从博客开始。

成功晋升中国最火博主之后,徐静蕾又尝试着办起电子杂志,对于新开办的电子杂志《开啦》,老徐充满信心,“我觉得从内容方面我是很自信的,作为电子杂志来讲,我认为内容还是比较丰满的一个,因为电子杂志在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图片,动画,完全是影像方面的东西,从内容方面我觉得我还比较自信,自信在于,一,我觉得现有的东西还不错,二,我自己看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老徐称《开啦》要办成一本有趣好看的综合性杂志,而非自己的秀场。

对于收益,聪明的老徐并未急功近利,但信心满满。

“我们发行量最高一期,各个平台下载数据是1200万,平均也有三四百万。

《开啦》已经成了一个品牌,有人跟我们合作开发银饰;艺术研究院想在年轻人中推广中国艺术,也来跟我们谈合作。

”      过亿女导演      从知名博主到电子主编,再到电影导演,职场上一次次华丽转身让如今的老徐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具商业价值。

如今凭借票房过亿的“中国第一部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完成了向商业片导演转型的蜕变,华丽地变身为过亿女导演

她一步一步走来,不仅靠的是天赋和机遇,也有智慧和勇气,以及无限的想象力。

2002年,徐静蕾不仅主演了《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爱你》等5部电影,而且还成功地将头顶光环“改版升级”――执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我和爸爸》。

在这部会集了叶大鹰、姜文、张元等大腕导演和演员的影片中,徐静蕾以投资人和导演的身份,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从此稳稳占据了影视界第一才女的宝座。

这部影片也引起国际电影节的关注,收到了包括美国西雅图、德国慕尼黑、多伦多和东京国际等多个电影节的正式邀请,这对一个初次执导电影的年轻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赞赏和肯定。

2004年,徐静蕾执导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举获得了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两年后,她又执导了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由于这是一部实验性相当强的作品,观者寥寥。

之后整整三年,徐静蕾作为导演,没有任何作品。

2009年徐静蕾再次回归,她买下了已有百万群众基础的“职场小说入门级圣经”《杜拉拉升职记》,并宣布将自导自演这部电影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就连广告植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有了几年做公司的经验,老徐已经从当年的文艺女青年蜕变成一个真正的职场人士。

从开机开始,“杜拉拉”新闻不断,请“全球五百强”的人力资源总监做“荣誉编剧”;请“时尚女魔头”帕翠西亚・菲尔德给主角做造型……每个娱乐头条都是一次很好的营销的开端。

“荣誉编剧”志在吸引企业界的目光,菲尔德则是为时尚圈寻找的赞助由头。

短短几个月,“杜拉拉”的赞助商一圈圈扩大,直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为投资方。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战果”是:通过广告植入,目前投资已经回收三分之二。

4月底,《杜拉拉升职记》在京举行答谢会,庆祝影片票房破亿,徐静蕾由此成为“亿元导演俱乐部”的新成员。

才女”摇身变为“财女”,“过亿女导演”也由此成为徐静蕾的新头衔。

与她多元化的人生事业一样,徐静蕾本身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女子。

与荧幕上楚楚可怜的清纯角色不同,生活中的她没有“玉女”那般端庄贤淑,反而颇有些咄咄逼人;她不仅不像人们想象的“花瓶”那样头脑简单,反而在几乎所有问题上都充满了清醒的自省与思考。

这正是一个真实的徐静蕾,自信、清醒、充满无限可能。

历程评述:   徐静蕾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74年4月16日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品: 《伤城》,《杜拉拉升职记》   最喜欢的女演员: 伊莎贝拉・阿佳妮   最喜欢的男演员: 梅尔・吉布森、凯文・科斯特纳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 《杀手・蝴蝶・梦》。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