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的比较研究

摘要 利用单、双腿进行负重纵跳练习练习下肢爆发力很有效的训练方法,在竞技体育力量训练中广泛应用。

本研究以12名男性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myotest功能性测试仪和表面肌电对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纵跳起跳阶段,竖脊肌、多裂肌、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激活程度随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股二头肌、半腱肌的激活程度先增加后降低。

(2)在双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臀大肌是主要作用肌肉

单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比目鱼肌是主要作用肌肉

(3)双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20%深蹲1RM负荷单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10%到15%深蹲1RM负荷之间。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纵跳;爆发力;表面肌电;递增负荷   中图分类号:G80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106—04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由纵跳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基本上都是针对运动项目中的纵跳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很少学者对纵跳爆发力练习进行研究,更没有对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的用力特征进行过比较研究,使得大家对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存在很多疑惑,例如在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中不能够结合专项来选择单腿还是双腿进行练习,这样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效果。

因此本文将结合myotest功能性测试仪和表面肌电对单、双腿纵跳爆发力进行综合的研究,得出单、双腿纵跳爆发力练习各自的运动模式特点以及肌肉的用力特点等,进而为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提供参考和依据。

1研究对象   江苏省男子篮球队运动员12名,其平均年龄为(17.9±2.3)岁,平均身高为(192.1±7.8)cm、平均体重为(81.7±4.6)kg。

所有受试运动员均熟练纵跳动作.并具有良好的力量基础,能准确理解实验意图,无心脏病史及神经肌肉病史,无下肢疾病。

2研究方法   2.1实验法   2.1.1利用芬兰产MegaWin6000型表面肌电仪采集12名运动员在进行递增负荷下单双、腿纵跳时右侧竖脊肌、腹外斜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的放电情况以及各块肌肉的积分肌电、贡献率等指标参数。

2.1.2利用myotest功能性测试仪记录12名运动员在进行递增负荷下单、双腿纵跳时的最大力值、最大功率以及纵跳高度等生物力学动力学参数。

2.1.3MVC测试   肌肉活动的MVC(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最大等长收缩肌力)测试:每块肌肉的MVC测试持续5s左右,在最开始的2s左右达到最高值,并维持最大力量3s左右。

每块肌肉共进行三次MVC测试,取最大一次的平均肌电值(AEMG)作为该被试的MVC,连续两个MVC测试之间至少休息5min以消除疲劳。

2.1.4纵跳起跳阶段划分   本研究把纵跳起跳阶段定义为从受试者下蹲至重心最低点开始,然后下肢蹬伸到脚尖离开地面时刻结束。

2.2数理统计法   将获取的资料和数据利用SPSS17.0、Excel2003等软件进行归纳统计。

结果以(±SD)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负荷对纵跳高度、相对爆发力(功率)、相对力值、起跳速度、积分肌电等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P   Fig.4The work/load of muscles in the NEO—LEG vertical jump take—off stage under the different load   其中股外侧贡献率最大,在16%以上。

其次是腓肠肌内外侧头和比目鱼肌,贡献率在6%以上。

竖脊肌、多裂肌、腹外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贡献率较低,在4%左右。

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肌肉贡献率负荷的变化无明显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如图4可以看出,单腿纵跳起跳阶段中在不同负荷下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贡献率较大,都在10%以上,其中股外侧贡献率最大,在16%以上。

其次是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臀大肌,贡献率在8%左右。

竖脊肌、多裂肌、腹外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贡献率较低,在5%左右。

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肌肉贡献率负荷的变化无明显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讨论:贡献率肌肉的放电量绝对值有一定区别,是指一块肌肉的放电量占完成这一动作的主要几块肌肉放电量总和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肌肉在完成这一动作中所起作用的大小[2]。

采用肌肉的放电贡献率来代表肌肉用力的大小,严格意义上讲这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已有很多学者研究认为放电量贡献率大的肌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它在整个用力过程中用力是较强的,肌肉放电量贡献率可以代表整个动作过程的用力趋势的情况。

起跳阶段中,单腿双腿纵跳各肌肉贡献率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

双腿起跳中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臀大肌贡献率较大排在前4位,而在单腿起跳中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比目鱼肌排在前4位。

这说明在双腿起跳中除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主动收缩产生膝关节伸展外,臀大肌起着髋关节伸展的重要作用;而在单腿起跳中只是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比目鱼肌主动收缩产生了重要作用。

3.2单、双腿纵跳中力学特征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利用Myotest功能测试仪导出纵跳高度、相对爆发力(功率)、相对力值、起跳速度等数据,并对以上力学参数进行了整理。

3.2.1不同负荷双腿纵跳中力学参数变化   如表3所示,在双腿纵跳起跳阶段纵跳高度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10%1RM、20%1RM、30%1RM、40%1RM负荷与0负荷相比以及各负荷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随着负荷增加相对爆发力先增加后下降,在20%1RM负荷时达到峰值,20%1RM负荷与0负荷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对力值随着负荷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负荷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起跳速度随着负荷增加而降低,10%1RM~40%1RM负荷与0负荷相比以及各负荷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3.2.2不同负荷单腿纵跳中力学参数变化   讨论:学者针对发展爆发力的阻力训练负荷和速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Kaneko等认为,大阻力及慢收缩速率动作进行训练并不能有效地增加受试者的爆发力,认为小负荷高速度的负重训练发展爆发力[3]。

Hakkinen和Komi测量了不同负荷下的垂直跳高度,结果显示:高阻力训练组的无负荷垂直跳成绩只提高了7%,小负荷爆发力训练组无负荷垂直跳成绩进步了21%,且最大伸膝角速度提高达到显著水平[4]。

Schmidtbleicher等采用三种不同训练负荷(90%、45%、70%1RM)进行负重练习,分析训练前后最大发力率和肌肉激活作用。

结果显示,爆发力提高最多的是90%1RM训练组[5]。

在超等长训练中,如何施加适当负荷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Newton等以优秀排球运动员为对象,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对上肢爆发力的影响。

结果发现,施加30%负荷后,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上肢爆发力明显增加[6]。

刘北湘等通过负重半蹲跳动作训练下肢伸肌群爆发力时,提出了“最大输出冲量法”[7]。

Li等认为,使用传统方法计算最大功率会使运动员负荷过大,利用力量一速度曲线计算最大功率可能更有效,力量以垂直地面的反作用力计算,速度以受试者及其身上的杠铃的共同速度计算,这样计算出的最大功率可能更符合实际训练和运动表现[8]。

本研究考虑到外加负荷和自身体重,将杠铃和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计算不同负重后的相对即时爆发力

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负荷双腿纵跳中20%1RM负荷时最大相对爆发力达到最大,提示20%1RM负荷较适合双腿纵跳爆发力训练;在不同负荷单腿纵跳中10%1RM到15%1RM负荷之间时最大相对爆发力达到最大,提示10%1RM到15%1RM之间的负荷较适合单腿纵跳爆发力训练

3.2.3相同负荷双腿纵跳和单腿纵跳相对爆发力比较   为了便于比较,本研究把双腿纵跳时产生的相对爆发力做一平分,换算成单腿产生的爆发力并以double leg/2表示。

单腿纵跳以single leg表示,具体结果如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负荷单腿纵跳时产生的爆发力明显高于双腿纵跳时单条腿产生的爆发力

这可能是因为在进行双腿纵跳时两条腿之间用力发生了交互抑制,并不能百分百的发挥出每条腿的功效。

提示在相同负荷单腿纵跳对下肢的刺激效果明显好于双腿纵跳时对下肢的刺激效果。

因此在进行下肢爆发力训练时应单双腿纵跳结合练习,在针对篮球等需要单腿起跳的项目时应尽量多采用单腿纵跳练习

3.3结论与建议   3.3.1在纵跳起跳阶段,竖脊肌、多裂肌、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外侧头、比目鱼肌的激活程度随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股二头肌、半腱肌的激活程度先增加后降低。

3.3.2在双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臀大肌是主要作用肌肉

单腿纵跳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比目鱼肌是主要作用肌肉

3.3.3双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20%深蹲1RM负荷单腿纵跳爆发力训练最佳负重是10%到15%深蹲1RM负荷之间。

3.3.4单腿纵跳更能充分锻炼下肢的爆发力,在下肢爆发力练习时应单、双腿纵跳结合使用,针对单腿起跳的运动项目时应尽量多采用单腿纵跳练习

参考文献:   [1]王键.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0,20(4):56—60   [2]罗炯,金季春.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应用前景.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56—59   [3]Kaneko. Coordination of Segments in the Vertical Jump[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86,2:242—251.   [4]Hakkinen,Komi. Identification of Kinetic and Temporal Factors Related to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1993, 9:95—110.   [5]Schmidtbleicher.Coordination in Vertical Jumping[J].Biomechanics,1998,3:249—262.   [6]Newt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cle tension,EMG and velocity of contraction under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work. In Deemed J E(ed).New Development in electromy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logy,1973,6:596—606   [7]刘北湘,石玉琴,李晓峰等.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最大动量训练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1):78   [8]Li L,Michael W,eta1.A propos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eak power in the jump squat exercise[J].Journal 0f strength Conditioning Research.2008,22(2):327—33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