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副伪民生的嘴脸]瞧!他的嘴脸

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有一档民生栏目,唤作《DV观察》。

开播以来,据说收视率节节攀升,大有成为“代言民生”的品牌栏目之势。

平心而论,我看过很多期,不知是否已经算是节目的忠实拥趸。

但扪心自问,本人内心却总有一个“恶意”绕不开――之所以看这档节目,我实在是想看看它“如何将恶俗进行到底”。

《DV观察》,对不起。

请原谅我这样“吃里扒外”的粉丝。

一开始,我极力克制着自己的容忍度。

这档立足于服务民生的电视栏目,我一直盼望着它有着关乎民生福祉的表述。

然而,事情的滑稽在于,在“关乎民生”的现场,观众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身影,往往犹如神兵天降,出现在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车祸现场、醉酒现场、邻里小纠纷现场……总有DV通讯员敬业的身影。

一个小时的节目,被小市民的“洋相”所贯穿。

看的多了,也看出了门道。

我干脆将此档节目唤作:“车祸+醉酒+纠纷”。

真是一出出免费的纪实电影――现场围观者众;电视机前围观者众;主持人时而正襟危坐,时而嬉笑怒骂。

被围观、被嘲讽、被批评的主角,都是如我者辈的小市民

不禁心生愤懑:依照电视人的伟大传媒视角,民生节目,是不是就是拿人民的生活开涮?如我者辈,小市民当然有缺点有毛病,素质或许不一定比“优雅的电视人”高,但是,难道就一定要成为“小市民洋相”而被电视曝光?   真不知像《DV观察》之类的节目,制片和编导是不是真的脑残,也始终搞不清楚,拿“小市民洋相”做文章,还居然可以冠以“观察”之名,不知究竟在“观察”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和朋友们聊此,皆一笑:“全当笑话看呗!”遂无言,顿悟:如此高的收视率之下,观众图的就是一个“乐子”,看的就是一个“洋相”。

而背后,节目的始作俑者,也无非是抓住了“恶俗”的收视法宝,誓将恶俗进行到底。

恶俗的是电视栏目的居高临下。

不知何时起,DV通讯员成了电视台的香饽饽,许多栏目都雇佣了大批“闲人”,以补充正式记者的不足。

于是,通讯员摇身一变,本身根本不具备采访资格者,居然也成为“记者”了。

甚至,通讯员采访遭遇阻挠,主持人也能在节目中声色俱厉:“阻挠记者采访,胆敢如此猖狂”……云云。

笑死人不偿命。

信然,这样的笑话,笑死人真的不偿命。

通讯员拿的是爆料奖金,所以,是不是还有一层可能的恶俗?据某位在圈里混得很熟的哥儿们讲,某些通讯员很希望小市民洋相出得越大越好,因为洋相越大,事情闹得越大,“新闻价值”也就可能越高,当然奖金也就拿得越多。

一档民生栏目,活脱脱不就是一副民生嘴脸嘛。

视真正民瘼而不见,挟市民洋相为法宝。

而就是这样一档节目,收视率居然高了,品牌居然知名了,更搞笑的是,近日,此节目居然被某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民生电视十佳栏目”。

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看来,此话差矣。

瞧,人家随便“观察”一下,收视率就节节攀升,什么恶俗啊,什么媒体责任啊,什么真正的民生啊,与自己的“优越感”和丰厚的广告收入相比,皆小菜一碟,不值一哂。

能“抓住观众”的嘴脸,就是一副嘴脸

插图/自导自演/小虎子。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