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与和谐发展

【摘 要】现阶段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缓解就业压力。

本文论述了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现状以及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特征。

【关键词】所有制形式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和谐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      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公有制主体,不仅存在全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各种混合经济,这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结果。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创造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既要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广泛的发展机会,又要努力消除、化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对立,使多种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和谐发展

一、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使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速生产力发展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只要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就有其存在的必要。

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三个有利于是我们判断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根本标准。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可以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难题。

选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也可以缓解我们的就业压力,因此,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势在必行。

二、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和谐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中,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变   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如果没有公有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难以坚持。

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我国正是坚持了以公有制主体的取向下进行改革,才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了国际风云的考验。

公有制主体,搞好公有制经济建设,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中,国有经济比例缩小   资源垄断行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重要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非竞争性的国有经济,拥有双重目标。

一是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有序增长的调控基础。

当需要增加这一块比例以增强宏观调控时,就需要增加;需要减少以促进经济增长时,就必须通过调整而减少。

二是利润最大化目标。

国有经济是全民所有的财产,不过是委托国家进行管理和经营,恰当的量和比例,既能支持经济稳定的增长;又能够使全民的资本得到增值。

目前,我国属于非竞争性国有经济的比例偏高,需要进一步调整,使之下降到一个合理的界限。

第三产业、加工工业、服务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竞争性的国有经济,要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参加市场竞争。

他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直接履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

企业利润形成各级财政收入,壮大国有资本的实力,间接增加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有序、高效的增长和全民财富的增加。

在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对无利可图的领域或产品可以退出,转向有利可图的行业。

这一部分国有经济,由于历史、体制、机制等原因,比例偏大且臃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需要调整并下降到一定比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