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少阴篇》,原文载:“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为常用发表之剂,主要用于少阴表证。

毕业论文网   方药组成:麻黄(去节)5克,附子(炮)3克,细辛3克。

煎煮麻黄,去沫,内加诸药,煎煮取3升,去渣,温服1升,日3服。

本方具有温经、解表、助阳的功能,主治伤寒少阴证,始得之。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论此方云:“方中附子以助少阴之阳,温阳救逆,细辛以散少阴之邪,祛风止痛,麻黄以达太阳之表,辛温发散,邪自表而入里者,仍由里而还表,此以表里相通,一理耳”。

太阳发热,脉当浮,今反沉;少阴证脉沉,当无热,故日反也。

热为邪在表,当汗,脉沉属阴,又当温,故以附子少阴之经,以麻黄开腠理,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为肾经表药,联属其间,是汗剂之重者。

本方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证者当微发汗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作用,可灵活用于过敏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脊髓空洞病,过敏性鼻炎、百日咳、无汗征、低血压、重症肌无力、疲劳综合征、心动过缓、坐骨神经痛等病,但须注意,辨证属外寒里饮者,凡证见发热或不发热、恶寒倦怠、脉沉细或浮紧等均可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