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澳門經驗”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人口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主體,年齡結構是人口品質和人口結構最基本、最核心的決定因素。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疲弱、生產率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人口因素作為影響經濟的結構性因素之一,日益受到各國政策制定者的關注。嚴重的人口老化必然帶來社會保障負擔加大、勞動力減少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本期時事聚焦“探索積極應人口老齡化的‘澳門經驗”主題,邀請不同界別的嘉賓,關注和探索澳門人口老齡化問題,分析澳門老齡化形勢究竟怎樣?澳門實施了怎樣的應對舉措?以及鄰近地區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可借鑒措施,從而增強全社會人口老齡化形勢的認識和瞭解,努力探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澳門經驗”。

第一板塊社會保障”,履新的澳門社會工作局韓衛局長表示隨著本澳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發展,各類長者服務的需求將與日俱增,尤其是體弱長者的相關照顧服務,而相關照顧服務的人力資源將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挑戰。他並介紹特區政府自2016年起落實“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數年來,養老保障機制跨部門策導小組按照十年行動計劃中期階段的工作日程規劃,積極開展和落實各項措施,執行進度良好。展望未來,他表示社工局將積極探索樂齡科技應用、大灣區合作等模式持續完善澳門長者服務體系,年度還將重點籌劃長者服務設施;優化獨居長者服務;積極配合長者公寓建設等工作。

第二板塊“優生多育”,澳門立法會議員、婦聯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女士分析澳門少子化、老齡化社會現狀。黃潔貞議員提出,當代年輕人的婚育觀已經發生比較大的改變,包括對經濟的考慮、夫妻和家庭的考慮、住房,以及整個社會對小朋友成長的環境等等,都是年輕夫婦在生育問題上所要思考的。因此,希望透過優生多育的政策,讓年輕一代更有生育的動力,刺激出生率,平衡生老病死的比例,令社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同時介紹婦聯總會歷年來,圍繞“家”的概念,服務範圍貫穿幼兒到中青年、長者,形成了一個連貫的服務體系。綜合澳門少子化與老齡化的趨勢,她建議政府要做一個前瞻性的考慮,因應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況,及早做好規劃,做好周邊政策的配合,運用不同的措施,完善人口政策,支撐澳門長期可持續發展

第三板塊“產業探索”,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秘書長兼社會服務辦公室服務總監林敏芝女士認為老齡化並非一個負面的名詞,大家不應該視為洪水猛獸,相反通過恰當的政策組合,動員家庭、政府、社會企業的提高認識,共同參與,配合特區政府的長者政策,積極迎接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她還指出因應本澳長者需求發展樂齡產業,認為樂齡科技有很廣闊的應用面,未來老年市場科技融入的幾個方面:健康智能管理、個人智能溝通、生活智能服務,所以期待政府可以推動一些科技公司,專注於長者科技應用領域,共同探索一下長者科技應用的產品及產業化發展

第四板塊“制度創新”,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新社會工作系主任何鍾建教授分析澳門社會老齡化的現狀。他指出過去的二十多年來,因應社會發展變化,澳門長者醫療保障體系及社會服務團隊都不斷完善,但總體需求相對服務資源的增速更快,同時每一年都有更多的人口趨於老化的年齡,所以目前澳門針對長者的外展服務仍有比較大的缺口,需要不斷投入更多的資源去推進。同時,他認為在老齡化趨勢下,希望不斷提高長者參與的角色,凸顯他們自我價值感的提高,以及探索如何進一步放大個人的資本,在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之外,探索第三類制度,目的在於為個人將來安老支出預備,擴大他的養老資本,提前部署相關的措施,為未來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更充分的可操作空間。

第五板塊“他山之石”,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主席麥建華博士分享香港社會面臨的人口老齡化情況,並介紹耆康會數十年來在服務長者領域的發展。作為首家宣導長者就業的機構,耆康會每年為長者就業對接的工作機會已超過5000個。麥主席提到,在服務長者就業方面,耆康會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中高齡人士就業博覽會,讓企業主到現場看到長者的就業形象。另外還透過一站式的網站、建立資源中心、休悅會,讓長者找工作有共同交流的平臺,甚至接受輔導,以及大大小小的觀摩團,通過進入企業現場觀摩,讓長者對工作有更全面的認知。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原來在長者是勞動力市場的一大力量。

無論是澳門人口趨勢的發展所需,還是行政長官今年施政報告中的規劃,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行動,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社會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促進社會環境宜居友好,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社會態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