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精神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奋斗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交大西迁博物馆,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并在此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勉励广大师生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这些重要论述,使得西迁精神成为广大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遵循,也成为当代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奋斗底色

西迁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谋求民族复兴的人生选择。

西迁精神国家层面讲,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爱国主义、全局观念、奋斗和奉献精神,它鲜明体现了知识分子矢志谋求民族复兴的无悔人生选择。“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上,从来都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来都是高度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都是讲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的是“好儿女志在四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正像一位西迁老教授感慨的那样:“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为艰难的环境下,西迁群体始终以建设伟大祖国为职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把奋斗精神融入自己的岗位,以苦为乐,百折不挠,在艰苦岁月的磨砺中创造出了崭新的业绩,为西部的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六十多年来,西迁群体秉承革故鼎新的使命,以开天辟地、勇于创新的精神,创办新校园、开辟新领域、发展新事业,在荒原和麦田上将一个个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中央“开发西北、建设西安”的愿景目标激发了西迁人献身使命、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自觉行动。在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景激励之下,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西迁西进的过程中,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投身到西部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西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因为西迁人在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生活冲突时,自觉做出以国家需要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的人生选择,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

至今,在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西迁精神不断发挥精神示范、道德引领、价值践行和思想导向作用,新一代知识分子矢志追求民族复兴,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到生活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砺,到文化最落后的地方去发展的人生选择和精神追求依然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潮流。

西迁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开发大西北的拓荒者精神

西迁精神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迁群体开发大西北、推进大三线建设的大无畏拓荒者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推动东西部平衡发展的重大决策的背景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东部众多高校、企业和个人满怀豪情奔向西部,投身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带给了西部地区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等教育,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加快了西部地区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步伐,奠定了西部走向现代化的工业基础、科研基础和人才教育基础,构建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必需的硬件和软件。在这个过程中,无数西迁人牺牲了安逸的家庭生活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为大西北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岁月,而且他们爱国敬业,无怨无悔。

1956年,6000多名“交大西迁”师生们义无反顾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大西北开发和发展,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者达10万人之众。这些西迁者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他们的高尚品质和远大理想最终凝聚成为书写在西部大地上的“拓荒者精神”。

西部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注定它在完成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肩负着更多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和辉煌史就有力证明了西部开发的开拓精神和生存魄力。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就需要具备恢弘的胸襟气度,用现代文明的开放、务实、敬业精神重新塑造西部地区。当前的中国,发展水平今非昔比,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仍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还是摆在全面小康社会之前的硬骨头。“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号召,呼唤着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去广阔天地中闯出一片天地,大干一番事业。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们已经可以更好地“筑巢引凤”,吸纳天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持,最大程度免除西部开拓者的后顾之忧。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国家为那些听从祖国召唤,勇敢奔赴西部地区的人才提供着更好更广大的施展抱负的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传承精神血脉,扎根一方热土,当代知识分子大力发挥拓荒者精神,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的建设奇迹。

西迁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打造西北科技的文化自信

西迁精神见证了交通大学由东部迁往西部与党同心同德建设国家奋斗历程,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作为西部地区重镇的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注定它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肩负更多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西迁精神”在西部地区扎根六十多年,与西部地区固有的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与地方上的发展实践结合在一起,其精神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充实。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西迁精神与现代文明理念结合在一起,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文化自信源泉。如今它不仅是建设大西北精神力量,更是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精神力量。因此,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就集中体现在历史积淀、现代实践和未来理想相结合的高度文化自信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守并弘扬自身的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正是因为“西迁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弘扬“西迁精神”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艰苦实践,“西迁精神”已经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西部地区在现代化转型、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文化品格,为西部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自于科技实力。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砥砺前行的助推器,体现的是“西迁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和奉献报国、造福西部的家国情怀,传承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成为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西迁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成为新时期全国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一面精神旗帜。我们应当谋划把西迁精神、“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開发战略、追赶超越中心任务融入社会实际,进一步增强知识分子使命担当意识,增强“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的家国情怀和“党指向哪里,我就奔向哪里”的报国使命

当前,西部地区发展处在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弘扬西迁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敢于抓住机遇,勇于战胜疫情,善于复工复产。广大知识分子要积极投身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破解制约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要建设一批中国顶尖、世界一流大学群体,推动科技创新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为国家发展更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当代知识分子使命和担当责任和意识。

作者简介。

袁文伟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0 次访问